75年前中国开辟历史新纪元

2024-10-11 作者:本报记者 白乐 刘雨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勤勉的书写者。75年前的伟大时刻,标志着国家的重生、民族的觉醒,也记录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难忘的历史时刻。75年来,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大地上,每一寸土壤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条河流都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阿根廷—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毕嘉宏(Ignacio Villagrán)。

  从低谷中自我修复自我反弹 

  《中国社会科学报》:从历史的视野,您如何评价75年来新中国的发展史?

  毕嘉宏:作为一名中国历史研究者,我对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阶段保持经济繁荣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表示赞赏。固然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卷入以欧洲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许多传统结构开始瓦解,中国社会遭遇了与西方列强的剧烈冲突。但此后,中华民族迅速从低谷中自我修复、自我反弹,这也促成了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0世纪初,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探讨改善中国状况的方法。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迎来了全新的领导力量。随后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塑造了自身特质和领导力,并确保了国家的独立和政权的稳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启了全新的模式。如果缺失了中国成功抵御各种形式的帝国主义侵略和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历史,那么后来的成就将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面临着重建的艰巨任务,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的措施。面对国际社会的复杂态度和国内的种种困难,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尽管曾经遭遇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中国共产党向世界证明了自己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凝聚群众力量、发展生产力的能力,这一成就源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回顾75年新中国发展史,作为一名国际关系学者,我一直钦佩周恩来总理的政治智慧和外交才能,他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关键人物。重返联合国让其后十年中国与一系列国家建立并维系正常外交关系成为可能,还为改革开放等重大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这些政策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面貌,也在国际贸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功走出独立自主的 

  现代化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您对于讲话中的哪些要点印象深刻?

  毕嘉宏:我注意到,在论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习近平主席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我看来,这一思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代化的根本。在西方国家面临经济发展带来生活质量差距拉大、生态系统恶化和未来世代福祉受到威胁的挑战时,中国通过出台各项政策,不断平衡经济的质升与量增,积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这一点在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方面得到了体现。

  同时,习近平主席提出,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我认为,这是一种不同于破坏他国主权的殖民扩张和经济帝国主义的增长模式。中国推行的和平发展道路强调互利合作,致力于促进国内外的和平与稳定。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推动建立更加稳定、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中表现出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对此您如何评价?这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哪些特点?

  毕嘉宏:回顾新中国不平凡的75年历程,中国之所以取得高速发展的成就,得益于长期的战略规划、强有力的领导以及人民的团结与奉献。此外,中国致力于改革开放,深度融入全球经济,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这些都助力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西方用几个世纪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一大显著成就莫过于成功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与文化福祉。在现代化发展之路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一直是政策主线,五年规划则是评估经济政策成效的重要机制。

  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以资本为中心、以利润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中国的繁荣发展不仅以速度震惊世界,在生产力的提升和现代化成果的公平分配上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近几十年来,中国领导层在全球经济动荡中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为学术界提供了有力的例证,表明国家对国际金融资本的监管是必要的。同时,一个有为政府应当既能促进吸引外国投资,又能打造高水平生产力的环境并改善民生。

  为发展中国家带去鼓舞与启迪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能否分享几个亲身观察或经历的中国发展变化实例?这些变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怎样的启示意义?

  毕嘉宏:我对中国的兴趣已经持续了大约25年。2010—2011年,我和家人在北京生活,其间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接受了语言培训。那时候,北京的道路交通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交通比较混乱。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北京地铁网络的发展速度惊人,在我们居住的那段时间,不断有新线路开通、新站点建成。近年来,我观察到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正在悄然改变着城市景观。不仅是北京,我在上海、成都和苏州等城市也有类似的发现。

  对大部分拉丁美洲学者来说,中国持续提升全国各级学校教育质量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我来自一个政府非常重视(至少曾经如此)公共教育投入的国家,深入了解中国公共教育的运作机制,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几十年来,中国学校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挥潜力的舞台。

  75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有目共睹。中国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外交政策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深激励了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迅速、大量民众摆脱贫困、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的历程,为发展中国家带去鼓舞与启迪。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包括研究人员和学者在内的中国社会各界对国家未来普遍充满信心,认为中华民族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种国家与民族认同展现了强大的精神纽带。如今,一些西方国家面临经济和政治衰退,来自北约的军事挑衅对国际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然而,中国正在努力满足人民的共同需求和对未来的愿景。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个国家的成功可以建立在重视科学、教育以及善于学习、尊重其他国家的基础之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