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咱们团队核心的就是您三位,平时所谓的团建是什么?
高伟:我个人最喜欢的团建,就是我们在驻地办系列学术讲座活动。我觉得那个收获很大,因为除了我们三个长期在这工作之外,也会邀请国内的老师们过来。老师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学术背景,所以我们在那就会你讲讲你的发现,我讲讲我的研究——这其实就是团建的作用,大家互相增进了解。也不是那种特别正式的学术场合,需要正襟危坐,就是我们坐在那可以随时打断、随时谈自己的想法、讨论,这个挺好。
贾笑冰:比如高伟,他就讲一讲他对孟图神的研究、对神庙建筑的研究,也许是他不成熟的想法,当然大部分是有一个深入研究之后,想把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那有一些我在思考的问题,我可以讲,大家在底下听着,然后可以互相讨论。在这过程中,我想,讲的人是一种收获,听的人也是一种收获,互相促进,我觉得这个效果挺好。有的是讲国内,比如我在中国是做红山的,我就想最近我在红山上有些想法,好像是不是跟埃及有什么关联,那我就讲一讲,大家讨论讨论,我觉得这对每个人来讲收获都很大。
记者:会有遇到emo(失落)的时候吗?
贾笑冰:好像还真没有。考古永远像前辈学者们说的,耐得住寂寞、风吹日晒。哪怕发现一个比较完整的小雕像,这种雕像造型比较奇特,或者它后边有相关残存的铭文,那这种铭文我们怎么去解读它,那会让大家都兴奋一下,但实际上就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地发掘,这是常态。
记者:确实,因为看到照片的时候,就觉得整片遗迹,感觉周围很荒芜的样子。荒芜的地方,感觉你们是用最温存的双手,让那个荒芜的大地生出动人的故事,然后一点点地通过自己的挖掘,把有一些很伟大的历史事件给重现出来,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真的是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