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锋,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不断焕发出真理的伟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
一、经典创始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品格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们正是这样来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时由衷地感叹说,只要看看马克思留下的“亲笔材料”,就可以发现马克思“是以多么无比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来使他的理论论证“达到最完善的程度”。马克思的女婿拉法格回忆说,马克思“从不满足于第二手的材料,总要找原著核对,不管这样做有多麻烦。”“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尚未十分确信的事实,而且未经彻底研究的问题他决不随便谈论。凡是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的作品,他决不出版。”恩格斯同样如此,就连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都坦陈:“恩格斯对待写作非常认真。……无论是次要的著作,还是为他的理论文章而作的深入研究或艰苦的准备工作,他都是一丝不苟,辛勤刻苦”,“他总是仔细地推敲每一个句子的内在联系”。
这种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使马克思恩格斯能够科学地对待人类历史上的优秀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又推陈出新、成一家之言——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来深刻地把握历史变迁的本质及其重大表现,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完整而又严密的理论。正如列宁总结的,它“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它“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
二、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人们必须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种现象,揭示蕴含在其中的规律”。具体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也是其科学性和学理性的基石。正是依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成为正确行动的指南,致力于在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改变世界”。
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原理和科学论断,具有坚实和深厚的学理支撑。比如,它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方向的社会发展规律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而这是建立在对各种重要历史资料、社会客观现实精通熟稔基础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生产方式深入解剖、深入把握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再比如它坚持实现人的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而这背后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视,也是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贯彻。
四、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列宁也专门强调,绝不能将之“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地运用和发展。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不断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说,“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但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过程中,我们务必牢记“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生机勃勃,在于其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理论的科学性。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一定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
监制:袁华杰
统筹:王宙
策划:毕雁
编导:魏旖增
主持:杜娟
摄像:李永杰 梁润桦 杨崇海 张哲
灯光:卢智宇
导播:孟繁杰
片头:杨以宁
剪辑:迟宇航
包装:迟宇航
指导单位: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
支持单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鸣谢: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