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那么,怎样理解总书记的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命题呢?这一命题实际上是人生观问题。“扣扣子”是一个比喻,但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生观在全部人生活动中的首要地位。一个人如果人生观有问题,整个人生都会失去意义,因此人生观就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众所周知,“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后面的扣子就全错位了。因此,我们要认真思考人生观的问题。
第一,人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几乎所有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不同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却是不相同的。迄今为止,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有多种,比如西方哲学当中提出“人是会说话的动物”“人是有宗教的动物”“人是有符号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等等。比如古希腊神庙上有一句神谕叫:“人,认识你自己”。这些都说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对此问题存在多种看法,但是,对自己的本质加以认识,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哲学家都认识到了。但是,西方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尽管众说纷纭,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所谓的“抽象人性论”,也就是说,抛开人的具体的现实生活,单纯从思想观念出发来对人的本质加以界定,这种做法一般被称为是“抽象人性论”的做法。
而马克思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比如主要观点有:“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西方哲学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这个是片面的,理性能否离开感性而独立地存在呢?理性应该在感性中存在。否则就是抽象的人性论。所以,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谓“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指的就是抽象的人性,而马克思强调“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要把人的理性的本质,放在感性社会生活当中来理解。所以,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比如,他一定是工人、农民、资本家等等,这是具体的人,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最为独到的地方。
认识了人的本质,是为寻找“人生意义”提供一个人性论基础。所以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也决定了对人生意义的不同理解。所谓“人生意义”就是指,人生是有价值的,是有什么样的价值,否则如果人生没有价值,那就是“虚度一生”或者“枉费一生”了。
第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经典老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实际上就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本质上就是问,人生在世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别的动物不会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活着?只有人这个存在者,能够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而且一定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动物是和它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因为这一点,人才能对自己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就说明人要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追问自己生命活动的意义,把自己的生命意义作为“对象”加以审视、加以思考。关于这一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说过,“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人总是要追求某种意义,他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人生意义呢?
在哲学中,一般把人生意义称为“安身立命之本”,也就是为生命确立一个生存的理由,从而规定人的生活全部内容。大家都知道,人是终有一死者,而且,人是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终有一死者,所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的。所以生死问题,就涉及到了人生的意义问题。因为有死亡,所以生命是短暂的,因为短暂,所以如何成就精彩的人生就十分紧迫。同时,也是死亡成为“重于泰山”而不会“轻于鸿毛”的一个根本原因。肉体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因为有精神,所以总是要追求“永生”,能否实现“永生”就是人生的最大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哲学也提出了“三不朽”的说法。立言立功立德,这三者,都是追求永生的,这里所说的永生不是“长生不老”,而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和崇高的事业上去,从而使人生具有了“真理性”。所以,不是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好的人生,人生要立大志、成大德、建大业,这些才能使人生有意义。但是,人总是活在现实中的,因此,成就高尚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不能脱离现实,要从具体的现实出发来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我们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生意义问题。
第三,如何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理解人生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生意义被概括为“自由和解放”,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和以往西方哲学所提出的自由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强调要在社会生产关系的领域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而不是在唯心论的宗教、艺术、哲学中实现自由和解放。正是因为马克思立足社会生产关系来解决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所以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中,人是不自由的而是异化的,马克思指出,只有资本家的自由,而工人是没有自由的。比如,工人不是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是被迫出卖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必须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这样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就是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要借助于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
监制:袁华杰
统筹:王宙
策划:毕雁
编导:魏颖琦
主持:杜娟
摄像:赵徐州
灯光:杨崇海
张哲
卢智宇
导播:孟繁杰
片头:杨以宁
剪辑:杨以宁
包装:杨以宁
指导单位: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网
支持单位: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