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2024”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

2024-07-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7月12日至14日,“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2024”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2024年度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支持,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研究所、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40多位优秀学子参加。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来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军出席论坛并致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陈金龙,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成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裴植出席论坛。开营仪式由程美东主持。
  开营仪式上,仰海峰代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本次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远道而来、拨冗出席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谢意,对积极报名参与论坛的同学们表示欢迎。他指出,北大马院一直致力于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搭建一个开放、包容、高水准的公共交流平台,以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本次论坛筹备认真、内容丰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提供了宝贵平台,为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和研究学理开拓了新的方式。希望各位参会同学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
  刘军在致辞中指出,尽管北大马院已成功举办了十四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领域的“未名论坛”,但聚焦于二级学科的专项论坛尚属首次尝试,这一创举不仅体现了北大马院在推动学科细分与深化研究方面的前瞻视野,也标志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向着更加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他鼓励与会同学充分利用本次交流机会,积极发言、深入讨论,能够学有所获。
  7月12日,程美东、陈金龙、宋俭、沈成飞四位教授分别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不同角度为与会学员带来了四场专题学术报告。
  程美东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知识基础”这一主题展开详细论述。结合学科学位点、教师队伍建设、论文发表、博士生论文选题等几个方面的翔实数据,他表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在近年来取得显著发展,但在推动学科发展的方面,仍需进一步明确学科的研究对象及边界,形成稳定的学科共识、深入的研究方向和独立的学术规范,避免出现研究领域过于宽泛、与其他学科重叠严重等问题。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生在学术入门时需注重打牢基础、明确具体方向,加强对基础阅读书目与研究方法的重视,提高学科的严谨性与专业性。总体来看,需进一步整合与明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特色,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明确的研究对象、强化研究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构建成体系的学术传统、夯实学科的知识基础,以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彰显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陈金龙在报告中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文献研究、历史进程以及核心研究命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绍。他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历史进程,首先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形成、翻译与传播等各方面。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各类经典著作大多经历了翻译、传播、版本修改过程,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不仅通过社团、报刊等媒介,还与社会思潮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发生碰撞与融合。同时,共产国际与苏联作为重要渠道,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俭结合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深入分析了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中国化”传统。他强调,“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是中外思想接触史之普遍特点,以龚自珍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启了以我为主、兼容并蓄、“经世致用”的思想史传统,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主流仍然是外来思想文化中国化。经过艰苦的探索,五四前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引进外国学说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类思潮“中国式”的多元谱系,体现出“中国化”所具有的工具性和功利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根本上在于其契合于中国的实际需要、思想史传统,其真谛是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改造中国实际,由中国实际得出的经验和原则回升至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为一种适应现阶段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沈成飞围绕“留美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题进行报告。他提出,留欧、留苏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但留美学生群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却显得复杂而微妙,既有正面影响也存在疏离乃至反相关现象;尽管美国存在社会主义思潮,但对大多数留美学生影响有限。他结合丰富的史料和统计资料指出,一方面,美国保守政治文化、教会学校背景及政府资助等因素影响了留美学生的政治倾向;另一方面,也与这一群体的特征、教育经历及实业救国理念密切相关。此外,部分留美学生仍在美国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转型与建设产生了独特影响,这为理解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7月13日上午,陈晴、李升亿、张蓝天、姜如雪、刘思诺、王俊、葛世林、曾靖涵、杨笛、石卓群、朱志敏等11位同学围绕个人研究方向进行汇报交流。裴植结合个人论文写作经验及教学科研经历作总结发言。下午,全体营员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进行学习实践。
  闭幕式上,孙来斌致辞并总结指出,本次论坛活动多样、内容丰富,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扩大眼界、增长才干。他希望新时代青年在未来的学习研究中进一步投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程美东介绍了举办本次学术论坛的宗旨,对各位同学积极参与本次学术论坛表示感谢,期待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在之后的学习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话语形成更多共识。
  中共中央党校2024级博士研究生朱伟、北京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陈晴作为营员代表分别在开幕式和闭幕式环节发言。
  本次学术论坛内容紧凑、开展有序,密切围绕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问题、创新研究方法、拓展知识基础等重要议题展开,不仅为促进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更为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期待通过这一学术论坛的举办,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学科话语体系的共识形成,并进一步提升研究的质量与深度。
  (张蓝天 郑天一/供稿  王俊/拍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