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村村 常畅) 1月29日,“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社科青年思享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4个学部的6位青年学者,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通过跨学部、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对话,共同讲述中国龙的历史故事、文化故事、文明故事。他们用深厚的学养和生动的讲述,多视角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用一个个生动案例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社科青年思享会海报
社科青年思享会现场
“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华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考古研究所李志鹏曾参与发掘“绿松石龙形器”,他从甲骨文“龙”字的象形特征和商代文物上龙形象的比对中考证了当时龙的核心形象,由此为基础追溯确认“绿松石龙形器”的形象就是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龙的核心形象及其更早的源头。他还展示了从史前龙的多元形象发展到夏商时期龙的主体形象,再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龙形象丰富多样的过程,探讨了早期中国龙的文化涵义。
考古研究所李志鹏
民族文学研究所意娜从民俗的角度,向大家讲述了“无所不在”的龙。既可以居庙堂之高,是帝王的象征,比如真龙天子、龙袍、龙椅等;也可以处江湖之远,与百姓同在,比如随处可见的龙王庙,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舞龙、赛龙舟等;还可以游天地之间,例如,在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的“龙形”星象与传统农耕文明农时之间的神秘联系。
民族文学研究所意娜
古代史研究所雷博认为,《周易》中“乾”“坤”二卦很好地阐释了龙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大自然中蕴藏的绵延与生生的力量,也会映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当中——这就是龙的气象,也是我们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相承不断的价值取向。重庆山火救援中的凡人大义,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的排队长龙,在平凡而又感人的场景中,体现出现代中国人心中蕴藏的“龙气”。
古代史研究所雷博
文学研究所谭佳带领大家认识文学作品中的中国龙。她以生动案例为线索,总结文学里的中国龙有“十全十美”特点:最古老,最未来;能现实主义,能浪漫主义;最奇幻,最风靡;能圣能俗,能上天能入渊;能雌能雄,能阴能阳;最有人缘,好友最多;最有团结力和凝聚性;最有跨文化性和可比性;最有传播性和共鸣感。这些独树一帜的对立统一特点,又源于中国龙的唯一性: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虚构出来的动物; 也是唯一被视为中华民族祖先的动物,它是我们理解中国文学和中华文化的最佳管钥。
文学研究所谭佳
龙文化与生态文明有什么关系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喜峰从“龙脉”“福地”“生命线”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龙在中华文化中是水的象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文明之魂。中国龙文化,使得我们一直对水生态环境十分重视,一直保护我们的“龙脉”“福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中国龙文化息息相关。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王喜峰
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我们的生肖文化也随着春节的国际化,在国际社会上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季芳芳认为,中国龙作为我们国家国际交往的象征物,通过它可以向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增强文化交流能力和影响力。关于中国龙的翻译,目前比较主流的有Chinese dragon、loong等英文翻译。鉴于龙作为国际传播文化符号意义重大,做好中国龙形象的“自塑”工作非常重要。如何做好中国龙文化的对外传播?她建议,用丰富生动的故事传达中国文化精神,重视潮流文化的意义,积极发挥青年群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季芳芳
在圆桌座谈环节,6位青年学者就“龙是怎么进入十二生肖的?”“龙在考古中呈现的形象与民俗文化中、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什么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探讨交流。
圆桌座谈环节
在点评环节,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做了精彩总结,对青年学者们的发言给予肯定,认为大家从考古、民俗、文学、历史、生态、国际传播等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龙的形成、演变及文化内涵,多面向挖掘中国龙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密码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他们认为,这次跨学科交流,充分发挥了中国社科院不可替代的学术优势,集天时地利人和,展现出中国社科院的风采风貌,非常有意义。
考古研究所袁靖研究员
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
活动由中国社科院机关党委、人事教育局、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