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圆桌】玉兔迎春万象新 家国伟业展宏图

2023-01-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嘉宾: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黄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袁瑾,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网:春节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请为我们简要梳理一下春节的历史流变。

  黄涛:“春节”就是“年”,指两个夏历年转换之际举行一系列辞旧迎新活动的节日。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概念实际上有宽严两种含义。宽泛的春节概念指从腊八节到元宵节这一段年节时期,严格的春节概念指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而古代的“年”又称“元旦”,仅指正月初一。

  春节是流传至今的我国传统节日中最为古老的。《尔雅·释天》记载:“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此记载,唐虞即尧舜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了。既然有了“年”的概念,就会有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间。这一送旧迎新的时间必被当作一个特殊的日子,要举行相应的活动来祈福禳灾、庆贺纪念等,也就有过年的习俗了。先秦文献《诗经》《春秋》《左传》等都记载了民间过年和官方朝正(即团拜)的节庆活动。不过夏商周三代及秦代的历法不同,新年所在的实际日期也不一样,商代历法的新年是夏历的十二月一日,周代历法的新年是夏历十一月一日。秦代历法的新年是夏历十月一日。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实施太初历,恢复夏历建寅,元旦固定在夏历正月初一,传承至今。

  在新旧年交替的这个不寻常时间,有着虔诚的超自然力信仰的古人自然要大张旗鼓地祭祀神灵。一方面感谢在过去一年中神灵的佑助,让人获得可以糊口的收成并平安度过;一方面祈祷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这是过年习俗的原始意义。可以看出,过年最早主要是年度转换之际人对神的祈求和礼敬。后来随着社会生活的演进和民俗信仰的淡化,人对神的膜拜成分减少,越来越讲究人与人之间的贺年礼仪和节庆活动的娱乐性,过年习俗也越来越丰富。

2023年1月18日,北京,景山公园寿皇殿前设置的“玉兔呈祥”大型兔儿爷雕塑成为迎接中国农历兔年一景。 图片来源:CFP

  我们现在过年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前后有一个多月。其中可分作几个环节:腊八节、祭灶节、除夕、大年初一、“破五”、元宵节,这些日子在古代被当作多个各自独立的节日,到了现代,被我们整合为一个大节:春节。从节期来说,现代春节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腊八到除夕的前半段,节俗活动主要在各家户内分别举行,特别重视家庭团聚、庆贺丰收和祭祀祖先;从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后半段,大部分节俗活动转到户外举行,主要是社区成员之间、亲戚好友之间的相互拜贺、礼仪往来,有些地方举行社区内及附近区域民众集体参与的盛大欢庆或祭祀活动,春节庙会就是这种盛大节俗活动的代表形式。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诸多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传统节日的传承状况是衡量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状况的显著指标。春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网:春节文化传承至今,民俗事象丰富多彩、内涵丰富,请为我们梳理一下春节的主要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陈连山:春节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第一天,其主要习俗的目的都和迎接时间新开端有关。

  大扫除、贴对联、贴窗花都是要营造出一种崭新的环境。而理发、沐浴则是清洁身体,以焕然一新的精神进入新年。除夕夜守岁,民间传说可以防止妖怪作祟,可以为老人增寿。这是重视新年与旧岁的交替,以取消除旧岁的象征意义。

  新年第一件大事是放爆竹。南北朝(梁)宗懔说:“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恶鬼。”北宋王安石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我分析,爆竹的过程跟神话里宇宙开辟结构相似,所以,爆竹应该是象征时间新开端的。不过,百姓也赋予了爆竹驱邪,或者迎接财神的涵义。

  新年第一天被人们赋予了象征性。穿新衣象征未来一年总能穿上新衣。北方的饺子、南方的年糕都被视为最好的食物,春节吃饺子、年糕象征新的一年食物丰盛。

  敬神、祭祖,重申人神关系。这些展示的是人们的信仰。

  拜年,展示的是人伦关系。通过拜年活动,生活中各种人际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得到重申。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祝福,或者发压岁钱,则是上慈下孝的基本道德。

  总之,完成新年习俗的人,就象征性地成为了具有道德、具有信仰、具有美好未来希望的一个“文化的人”。

2023年1月20日,南京,秦淮区老门东待销售兔子灯商品,样式精美,颜色各异,年味浓郁。 图片来源:CFP

  黄涛:春节的主要习俗可概括为六种:

  (1)喝腊八粥。腊月粥用多种米、豆、果子熬成,最早是古人用来祭神禳灾的,现在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节日美食,带有庆丰收的含义。这天许多人家还腌制腊八蒜、腊肉、酸菜。

  (2)祭灶。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日,人称“小年”。人们祭祀灶王爷后,就彻底地清扫屋子,拂去一年里积下的灰尘,准备过年。

  (3)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有很多节俗活动,有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全家团圆、守岁祈福等,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请神、祭祀的习俗。除夕的文化内涵:第一,辞旧迎新,完成两个年的转换。第二,全家团圆,享受亲情的温暖和家人团聚的幸福美满。第三,庆贺一年中的劳作收获。第四,避祸祈福,表达民众对安定富足红火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4)初一到初十的拜年。亲属、师生、同事、朋友等关系过年时都要有拜年礼仪。传统的拜年礼仪由拜年话、拜年动作、看望活动组成,其中拜年动作包括打拱作揖和下跪叩头。现代社会的拜年主要是说拜年话和看望活动,磕头请神的仪式动作在一般地方就省略了。拜年的原初含义是请神灵保佑亲友来年顺利安康,现在演变为向亲友祝贺年节、表达问候。

  (5)破五习俗。正月初五又叫做“破五”,意思是过年期间的许多禁忌这天开始可以破了、不必遵守了。古代有初五送穷的习俗。“穷”其实是指过年期间积下的尘土、垃圾。前几天这些垃圾是不能倒出去的,怕会倒出财气。但总不倒出去是不卫生的。到初五可破除此禁忌,人们把倒垃圾叫做“送穷”,是为讨个“口财”。初五中午吃饺子。初五以前的几天,是大年的重要时段。人们认为过了初五,年味开始变淡,“年要过去了”。到初六,商店可以开业了。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可以离开了。

  (6)闹元宵。正月十五闹元宵。在古代社会,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在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民众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意愿。唐宋以来的元宵节可看作中国的狂欢节,各种声势浩大的欢庆娱乐活动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节的节庆活动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元宵节过完了,人们才觉得过完年了。

  袁瑾:春节习俗形式和内容都很丰富。驱旧和迎新构成春节的两大主题。若是以大年三十为时间上的分界线,此前主要是驱邪除祟和为过年做的一系列准备。除夕过后一系列活动主要寓意迎新求吉。比如临近除夕家家都要“掸尘”,将房屋里里外外打扫一番,清洗衣物用品,疏浚明渠暗沟,此俗亦称“换新”“掸新”。掸尘有祓除晦气之意,“尘”与“陈”谐音,又意蕴除陈布新、除旧迎新,因此不仅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工具也颇有讲究。近人钟毓龙《说杭州》记载:“杭俗……扎竹枝为大帚,承之以竿,屋角檐隙,无不加以扫除。”这一把掸尘的扫帚日后还要用作谢灶引火,取其爆裂时“噼里啪啦”声如爆竹。浙江天台一带,掸尘使用新竹扎的竹枝、新早稻草制成的掸刷,新竹枝象征迎新,早稻草则是迎春早得吉祥之意。再比如,在杭嘉湖一带蚕乡,要跳一种叫“扫蚕花地”的舞蹈。艺人们被请至蚕户家中,手执扫帚,在准备饲蚕的蚕房内上下左右做打扫状,并唱祝愿蚕桑丰收的歌谣,俗信以为此举可驱赶不祥。过了除夕,大年初一的仪式活动也很多。旧时杭州有除夕夜用甘蔗封门的习俗,称为“封门大吉”,待到年初一凌晨开门,放爆竹,叫做“开门大吉”。配合着新帖的对联、门神,人们穿新衣、吃年糕,喜气洋洋,象征着新的开始。此外,春节不少习俗还体现了中国人传统“家”的观念。各地年前要做的一件大事便是祀神祭祖,以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并重申家族联系的纽带。比如浙江各地在年节期间都有“挂祖图”的习俗,并伴随有“谒祖”“拜像”等仪式。有些地方临近春节,要把家藏的祖先像取出来,悬挂在正厅,并摆上家中先人留下的手迹和喜爱的古玩,称为“摆珍”。年三十夜晚吃年夜饭,往往是年节的高潮,这既是一次隆重的聚餐,也被认为是每一年此时必得举行的仪式。

  总的来说,全国各地的春节都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各具个性,由于历史原因,各地沿袭、保存传统的程度不一,有的地方春节的传统形态比较完整,古风依旧,有的地方春节的传统行事与现代元素杂糅在一起,形成新的形态。加之自然环境、人口流动等因素,不同区域春节习俗相互之间呈现出一些差异。但是其中求吉辟邪、关注家族的内涵则是共同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春节在当今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流变?今天还发挥着什么样特殊的作用?

  陈连山:我国现行的历法制度是二历并行,即公历与农历并行。这导致出现了两个“新年”。一个阳历年元旦,一个阴历年春节;而且阳历年在前,阴历年在后。所以,正月初一的“新年”气息被元旦冲淡了。农历原名夏历,它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一年的长度综合考虑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运行周期之间的关系。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能够很好地体现中国人的阴阳哲学观念,其中包含的纯阳历性质的二十四节气也完全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科学需要。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坚持二历并行。使用公历,我们才能跟世界时间一致,才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使用农历则能够保持我们的文化身份,在人类大家庭中不丧失自我。二历并行,使得中国学者需要更加努力地在学术上阐明农历的科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黄涛:“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签发的《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宣布从1912年1月1日起改用公历,兼用夏历。到1914年,袁世凯批准内务部公文《定四季节假呈》,规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从此农历年有了“春节”之称,而“元旦”之名让位于公历元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就将公历称为“国历”,而将夏历称为“废历”,展开了一场废除旧历运动。从1928年到1929年,国民政府发布多个政令,采取措施禁止人们沿用旧历,通令各地民众将旧历年节的庆贺习俗转移到“国历”元月内举行。但是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夏历年节风俗在民间传统中已经根深蒂固,民间仍然照用旧历,仍过阴历年。到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停止废除旧历的政令,允许民间过旧历年,承认“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经过这番折腾,新历旧历并存,造成了长期以来的折中局面:国家的公务活动采用公历,城市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也主要使用公历,而农民主要采用夏历;同时,全体国民都按夏历过传统节日,国家给予传统节日一定的法定假期。这种状态可称为时间制度和节假日体系的“二元结构”。

  在这种二元结构之中,春节所受到的最大影响是:它作为两个年度的转换节点的意义减弱了。古代是全体国民的所有活动都按着夏历的时间框架来进行,那么春节就是完全意义的年节。改用西历后,公务活动和部分国民日常生活的年度转换就不再是春节了,而是元旦了,这样春节的年节意义就有了相应的减损。近年来,每到公历年底,公务部门都在进行工作总结或财务结账,学校里有隆重的联欢活动,许多人发贺卡、短信等向人庆贺新年到来。这些都表明,西历元旦已经有了实质意义的年节意味,而不再是以前民众说的“不把元旦当节过”的情况。而且,随着西历使用效力的逐渐增强,元旦的年节意味会逐渐加大,同时春节的年节地位也会逐渐减弱。由于元旦与春节时间邻近,两个年连成了一片,事实上城市里的人们从元旦开始到元宵节都处于年度转换、辞旧迎新的状态。对这种两个“年”并存的现状,高丙中认为元旦和春节是“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但是,春节仍然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很普遍的对传统年味的习惯性需要和执着追求。春节作为传统年节在我国日常生活中的隆重地位并未改变,仍将传承久远。

2023年1月19日,南京,兔年春节将至,南京夫子庙等地布置了很多兔年秦淮灯彩,营造出浓厚的春节喜庆氛围。 图片来源:CFP

  袁瑾:时至今日,早期春节中许多宗教与信仰层面上的内容相继淡出,逐渐蜕变为某种生活方式,其中的审美特征和娱乐性特征日渐凸显。近年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中,许多与春节密切相关的艺术表演样式和传统手工技艺都被挖掘了出来。比如舞龙舞狮是传统春节里各地都会频频亮相的典型项目,还有百日戏、八仙戏、滚灯马灯、敲年鼓、抬阁戏、打莲湘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正在不断丰富着当下各地春节活动,并传承着节日的丰富文化内涵。一些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地调适自身的形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比如新春写对联、写福字已然重新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书法家送“福”成为广受欢迎的新春群众文化活动。而“福”的形式更加多样,以毛笔手书为最佳,印刷手书体、印刷体、创意文字等形式也被应用到不同生产生活场景中。为了适应当下单门独户门框窄小的特定环境,商家也将对联的形制做了相应的缩小,张贴后也更加美观。一些带有现代“科技感”的过节方式逐渐融入春节文化框架,并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比如历经40余年发展的春晚已经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各地卫视春晚网络版纷纷推出,B站等自媒体平台亦有独具特色的网络狂欢盛宴。当下春节的影像化、媒介化特征日益显著。除了各地官媒的春节影像报道外,“在微信朋友圈中过春节”也由一句戏谑之语变成了青年人过节生活的一部分。分享、点赞、评论、转发也成为具有仪式感的共享性行为,建构了虚拟空间媒介另一种媒介“在场感”。

  钟敬文先生曾经说过:“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当下,春节对于今天丰富节日生活、提升公共文化供给水平、提升民众的参与度、增强新时代文化认同感等方面依然具有其他节日无法比拟的巨大号召力与社会组织力、整合力。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弘扬春节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

  袁瑾:说到春节,有一句话深入人心:“有钱无钱,回家过年。”由此可见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特殊意义,它与中国人心中最深沉的“家”的观念紧密相连。这也是当下传承春节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即在流动性增强的现代社会中,唤起人们对“根”的渴望,对家庭的维护,并将之进一步弘扬、拓展至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感建设上来。这就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年味”的气氛,为“过年”持续提供具有象征内涵的典型的文化符号与意义供给。

  具体来讲:第一,要挖文化精髓,增强节日仪式感。深入挖掘整理春节文化传统,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媒体交互性的特征,在沉浸式互动中做好知识的传递、活动的指导以及消费的指南。第二,要丰富文化载体,增强节日认同感。创新传承方式、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叙事,吸引更多年轻人自发投身到传统文化传承中。引导文化企业开发创新相关文创产品,打造传统文化特色空间,提升地域旅游产业品质,塑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春节文化。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众的参与度。充分利用公共媒介,特别是新媒体载体,结合非遗展演、春节联欢、送文化下乡、乡村春晚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搭建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宣传矩阵。继续深入挖掘春节文化内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记录、拍摄、宣传推广,增进人民群众对具体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广东潮州,“千年神韵·大美潮州”2023潮州古城花灯灯展。 图片来源:CFP

  黄涛:近年来政府、知识精英及社会各方面有识之士已经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并重视起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文化多样性观念和文化遗产保护立场日益坚定,传统年俗日益繁荣。2006年,包括春节在内的多个传统节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又为传统节日增加了假期,这些将对年俗文化的继承、创新和繁荣有实质性的正面作用。

  在当今社会,春节习俗要得以顺利传承并获得现代人的真心喜爱,应该顺应时代生活潮流,在保持其本真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调适。在现阶段,除了民间顺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过节习俗的自动更新,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进行年俗的传承与保护时,在策略上应考虑加强春节习俗的现代性元素,促进传统年俗的现代转型。

  “年味淡了”是近年来许多人发自内心的感慨和呼声。年味浓淡其实是社会大众评价春节文化传承的感性评价和显著指标。何为“年味”,顾名思义,就是年的传统味道。年的传统味道只能从过年的传统习俗和传统感受里来,从过年的传统氛围和过年的内心体验中来。怎样使年味浓起来?到哪里去寻找浓厚的年味?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比如要造成过年的传统氛围和内心体验,参与春节庙会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春节庙会是其所在地方的广大民众踊跃参与的盛大场合,是当地各种传统文化形式集中展示和有效传承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也是增加人际交往、增强社群凝聚力的重要集会,有多方面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声势浩大的春节庙会更是我国春节文化的良好传承方式和繁盛标志。

  陈连山: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全体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承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抓手。新时代,在传承弘扬春节文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尤其注重尊重传统文化,尊重民众的文化权利,我们应该相信民众的智慧,不要随意地搞“移风易俗”。比如,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传承,而不应该一禁了之,应该在限定的特殊时空范围内允许民众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氛围,丰富节庆生活。连续三年的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老百姓的节庆文化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放放鞭炮,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振奋人心。各地的鞭炮燃放禁令应该改为限制燃放。搞好安全生产、安全运输、安全销售、安全燃放,就可以把燃放鞭炮的危险性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让大家过一个快乐舒心的中国年。

关键词:春节;传统节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张雨楠)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