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学习标兵笔谈】之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邀请院第二届“青年学习标兵”代表,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特长,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以新气象新作为担当新的文化使命,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杜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美洲史研究,兼任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加拿大研究中心理事和特约研究员、南开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成果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并多次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专著《冷战前期美国对拉美政策研究》获世界历史研究所第十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院所级课题4项,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和中央有关部门委托交办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为社科青年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文化工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要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总结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特性,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进行了深刻阐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努力,广大青年要做这项伟大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他指出:“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社科青年要全面学习、深刻领悟、认真落实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赋予的文化使命任务,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坚定理想信念 心怀“国之大者”
新时代青年社科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指出,“形成坚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砥砺、经受考验。”“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是当今最现实、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青年干部要把坚守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提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领悟力。
党的中心任务始终是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鲜明主题。社科青年要树立“国之大者”的学术情怀,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凡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都是我们要关注和思考的课题。青年历史学者要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探索和认识世界历史上大国的兴衰规律,总结好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学识智慧。
增强文化自信 推动学术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创新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科青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学术研究既要有中国立场,也要有全球视野,坚持主体性和原创性的统一,聚焦时代关切,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提炼出易被国际社会和学界理解接受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地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真抓实干增本领 担当作为建新功
志在高山行在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谋划推进工作,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青年历史学者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强化为国为民做学问的自信自觉,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深入剖析“是什么”“为什么”的历史问题,也要积极思考“怎么办”的现实问题,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助力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际局势纷繁复杂,青年学者要胸怀大局,自觉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国际话语权之争时,社科青年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勇于担当,敢于斗争,坚守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主动发声,勇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西方错误思潮,自觉服务祖国,无私奉献社会,学术报答人民。在对外学术交流过程中,学者们承担着文化传播和知识传播的双重使命,要平等地、有尊严地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保持精神层面和学术层面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青年社科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用奋斗镌刻人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干部。作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支生力军,世界史青年学者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怀寥廓之志,身践跬步之行,实干笃行,担当作为,切实肩负起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不仅要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故事,也要向党、国家和人民讲好世界的故事,创造出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学术精品,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添砖加瓦,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学习标兵笔谈①】马正立: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复兴时代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社科青年说·学习标兵笔谈②】王怀乐: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扎实推进新中国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