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⑲】

王阳亮: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23-08-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专栏,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王阳亮,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与治理、公共服务研究。在《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曾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新的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从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上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植根中国大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是引领中国之治、实现人民福祉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走出的制度选择,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的依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确保了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在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充分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生命力。

  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涵盖了制度、体制、机制等不同层次的结构,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不同内容的领域,是一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机整体。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国家治理体系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中枢,将制度与资源、组织等有机要素整合为一体,从全局出发制定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统筹系统各组成部分和要素的相互关系,保持政治稳定,整体推进国家建设和发展战略,确保了超大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效能输出。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协同发展的系统,集成了各层次、各领域制度规范及其运行所依赖的组织结构。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链接制度与社会实在的体制、机制、规矩、原则、民约等等构成了治理体系各层次的规范;各级党政机构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协同发挥着治理功能,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持续转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保持了国家发展与治理的开放性,应对外部环境中的风险挑战,积极吸收借鉴他国治理经验。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作用,集中人民智慧,确保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了治理过程的有序开放。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能动有机的系统,充分调动了人民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建设国家、推动改革,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推进党和国家事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底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系统观念既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深植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系统观念,妥善处理国家治理领域的各种重大关系,才能把握改革中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用系统观念认识国家治理体系,最重要的是明确根本方向的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要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用系统观念分析国家治理体系,要充分把握系统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在国家制度框架下,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要重视改革措施在跨层级、跨部门治理活动以及在基层的落地效果,充分考量政策的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促进资源、信息要素配置的整体性、开放性、平衡性,实现各层次各领域的子系统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充分激发系统的积极因素。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把握制度、体制和机制间的区别与联系。坚持制度的根本,围绕治理体系运行的突出问题,深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补短板、强弱项,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以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充分地把战略的稳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以渐进平衡的方式推动改革,使治理体系运行更加高效顺畅。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还要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既充满战略机遇,也潜藏着风险挑战。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既要严管干部队伍,也要信任和培养,为敢于担当的干部鼓足干劲。要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凝聚党心民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⑱】雷环捷: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⑰】李双双: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⑯】王丹莉:自立自强——中国式工业现代化之路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⑮】王璐:推动新中国史研究高质量发展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贺钦: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注入正能量

关键词:系统观念;国家治理现代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