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⑧】

李凯旋:坚定文化自信,在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07-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编者按: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专栏,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李凯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欧社会主义运动,意大利政党政治、福利制度等。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完成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坚持守正创新、面向未来,以在迈向伟大复兴的思想解放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中华民族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担当新使命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任何文明的构建都首先是实践性的,然后才是理论的。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历史实践,立足于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并“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坚持精神独立性,巩固文化主体性。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意味着我们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要不断地唤起“轴心时期”的实践与文化记忆,“并被它重燃激情”,进而实现新的飞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实践中,孕育出了诸多熠熠生辉的文化元素。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等。我们所建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立足百余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贫困落后、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使得东方文明古国实现了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系列伟大的实践,孕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精神,已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机组成。未来,中华文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扎实实践中得以赓续,并绽放其“现代特性”。

坚持开放包容,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始于汉代的古丝绸之路的开辟,既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胡萝卜、核桃、石榴等作物。唐代长安城里各国使臣、商人和留学生云集,推动了盛世文化的繁荣与远播。明朝郑和远洋,留下了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佳话。明末清初,欧洲在天文、地理等领域的现代科技知识的传入,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中华文明也正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大放异彩,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千多年前,佛教传入中国。中国人根据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佛教理论,并使佛教传播到了日韩、东南亚等地。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医药、丝绸、瓷器走进西方人的生活,丰富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新时代新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持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正如恩格斯晚年所说:“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在这样的历史观指导下,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秉持包容精神的文明交流互鉴,对外来文化精华的吸收,绝不可能抹杀掉具有突出连续性、统一性的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也绝不可能遮蔽掉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性所要求的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光大创造了条件。“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只是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本身既是当下基于过往理性与感性经验的创造性活动,也是面向未来的探索。因此,凝结着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经验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将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大放异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与“结合”的经典之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由此,中华文明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恰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所言,“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坚持守正创新,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坚持守正创新,意义重大。守正,才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在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所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这种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是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等弊病所造就的“现代文明”之文明。

  守正,还意味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与弘扬。中华文明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些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有高度契合性,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了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开创性事业。这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指导新的实践,以开放包容、热忱严谨的态度对待新事物。“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新起点上,创新性意味着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

  科技与文化,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硬实力的“软实力”。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境遇,固然是东方民族硬实力不足的后果,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这更是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所营造的反封建桎梏的思想解放与创新氛围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得以迅速发展的结果。鉴往知来,“‘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建设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①】王怀乐:在“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②】马托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③】杨穗:“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关键词: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