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职责使命,全面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扎实有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团委、中国社会科学网联合开设【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专栏,邀请青年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理论和学术优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畅谈学习体会,激发广大社科青年的学习动力和行动自觉,为奋力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境界作出更大贡献。
陈相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学与碳十四年代学,致力于科技考古与考古学的结合。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作为主要任务责任人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生业课题与年代学课题。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相关研究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转载,并被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媒体报道。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代中国是考古中国与历史中国的自然延续,只有保护好、研究好、传承好文物与文化遗产,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揭示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质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才能更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大局。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传承至今的文明实体。在历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与价值追求,是中华文明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实物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出发,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考察敦煌、殷墟等考古遗址和文化遗产,对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
文化有根,文明有源。文化遗产是中华先民留给我们和后世子孙的宝贵资源,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明根脉,根本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来路、赓续文化传承,把握历史主动,担当文明使命,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了更好地保护研究和传承文化遗产,国家文物局2022年7月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上适时提出“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作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其中,“保护第一”是前提,“加强管理”是保障,“挖掘价值”是基础,“有效利用”是路径,“让文物活起来”是目标。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是顺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需求,对1982年确立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十六字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在继续重视加强管理的同时,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强调利用的有效性、强调创新方式方法挖掘文物和文物遗产的价值、强调拓展视野渠道让文物融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保护为主”向“保护第一”的变换,突出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文物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这是文物事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的发掘阐释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考古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现代考古学传入中国百余年来,几代考古人始终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筚路蓝缕,青灯黄卷,艰辛探索,薪火相传,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事实上,考古学传入中国之际,正直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之时。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撬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极端传播论思想影响下,一些西方学者鼓吹所谓“中国文化西来说”,在当时知识界一度产生了巨大波澜。面对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中华文明的主体性被质疑,民族精神被悲凉情绪所笼罩。1921年,以河南仰韶遗址的发掘为标志,诞生于西方的考古学传入中国,之后便不断为涵养文明血脉、重塑民族精神挖掘新材料、阐释新观点、提供新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考古工作者通过对西阴村、殷墟、城子崖、不召寨、寺洼山等遗址的发掘,逐步宣告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破产。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考古学界通过对一系列考古新发现进行系统梳理和阐释研究,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原生性和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充分挖掘文物与文化遗产承载的信息,深入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等重要项目,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刻认识远古先民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就和文化基因、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中国考古学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作理念,不断利用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升田野发掘水平与研究阐释能力。通过对小南山、兴隆、四台、裕民、赵家徐姚、裴李岗、井头山、上山等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揭示了不同环境背景与文化传统下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复杂性和阶段性;通过对牛河梁、凌家滩、良渚、双槐树、南佐、屈家岭等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再现了五千多年前古国文明阶段各地史前文化的区域特点与交互作用;通过对辽上京、坝顶、泉沟、桑达隆果、河泊所等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描绘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场景;通过对安阳麴庆夫妇石棺床、血渭一号墓、吐峪沟、马鞍山龙泉窑、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等遗存的发掘与研究,勾勒了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绮丽画卷。最近,为继续拓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又组织实施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关键阶段核心聚落综合亚研究”等一批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以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过程中,考古学工作者践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原则,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开展田野发掘与研究阐释工作。考古学本身是一门关于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研究对象是考古发掘出土数不胜数的各类实物遗存,研究内容可谓门类繁多、包罗万象,既涉及生计方式和生产方式,又涉及文化面貌与宗教信仰,既涉及典章制度与天文历法,又涉及科技创造与寻医问药,等等。因此,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需要考古研究人员会同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医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分别开展专门研讨和综合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才能深化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理论认识,才能把我国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殷墟时提到,“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并指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从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战略全局出发,对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大突出特性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进一步阐发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意义。他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文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时期凝结出的新形态,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塑造的鲜明文化特质。从良渚到陶寺,从二里头到殷墟、丰镐,从咸阳城到长安城、北京城,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了中华文明由区域文明到王国文明、再到大一统国家这一过程突出的连续性。从仙人洞到上山,从东胡林到南庄头、贾湖,从青台到郑州商城、上林湖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了华夏先民在陶器制作、谷物家畜、丝绸瓷器等工艺技术的发明创造方面突出的创新性。从郑家湖到石城子,从正平坊到北庭故城、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从宝马城到海昏侯墓、海龙屯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了中华大地广袤地理空间饮食服饰、建筑器用、文字典章、审美情趣等多彩文化所蕴含突出的统一性。从马家窑到庙梁,从扬州城到北周史君墓、合浦墓群,从龙门石窟到北魏邺城、莫高窟,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了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域外技术、物种、人群、思想并进行本土化融合所彰显突出的包容性。从居延塞到悬泉置,从北寨到烧沟、阿斯塔纳墓群,从大运河到敦煌、泉州港遗址,考古发现与研究实证了中华民族追求海晏河清、互惠共赢、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所折射突出的和平性。
只有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才能真正理解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才能更好擘画未来中国、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讲,继续深入开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既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既关系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文化传承发展,又关系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主动和文化自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中国考古学肩负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光荣使命。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更加全面系统地利用考古遗存研究阐释中华文明、总结提炼中华文化,从文明互鉴的角度为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积蓄精神动力、贡献经验智慧,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夯实学理支撑、提供历史借鉴。
推荐阅读:
【社科青年说·主题教育笔谈①】王怀乐:在“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