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开幕式现场。秦浩铭/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7月7日—9日,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八届硕博论坛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举行。
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教授表示,广西民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校园景色优美,文学院致力于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肥沃的土壤。她希望通过举行本次论坛能推动更多研究成果落地开花,助力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地方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动力。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副会长夏汉宁在致辞中表示,南宁历史悠久、文学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财富,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文学地理学研究前景广阔,充满活力,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研究成果也将逐渐走向世界。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八届硕博论坛形式多样。8日上午,会议分为上下半场进行,通过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展现多方面的研究成果。8日下午,专家学者们分为三组分别围绕《典论·论文》文学地理批评范式、西南少数民族文人旅游活动、西北文学创作者的“心灵地理学”等方面进行研讨。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作大会总结,他从“关于民族文学的研究”和“关于城市文学的研究”两方面提出,我国的地域差异往往大过民族差异,因此专家学者在进行民族文学的研究时要重视地理环境、地理空间因素。他希望广大专家学者继续积极开展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创建更高水平的研究团队,不断完善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理论体系。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留念。黄绍宗/摄
闭幕式上,公布了此次大会的博士、硕士论文获奖名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新增理事名单。本次会议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广西民族大学、广州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文学地理学研究院、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大学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人民出版社等高校、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