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琴:以师德垂范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2025-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道德情操反映出人的品德,它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以社会的道德要求为准则,最终体现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上。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不断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生命成长,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

  修己安人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和塑造意识形态。教师的道德情操影响他们如何向学生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秉持公平、公正的教师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推动社会的阶级平等和社会进步。教师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是作为教育者对自身的热爱。这种爱使得教师在不断追求灵魂卓越的过程中,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一是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更需要教师自我精神的栖息和自我修养的日常实现。教师应当努力成为高尚、纯粹、超越低级趣味的人。心灵的滋养需要靠精神食粮,教师应常读书、读好书,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和经典作品,通过诗书的熏陶来培养自己的胸怀和境界,从而深入理解道德的真谛。二是知行合一,相互映衬,教师的自我修养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不断磨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个人行为来体现自己对公共利益、个人私利、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常思己过,自觉守住伦理的底线,效法先贤的榜样、观察自身的行为言行,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和展现道德的光辉。教师正是用在道德追求之路上的知行统一,去示范人的高尚和纯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美德,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热爱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本性的体现,对育人的关注,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面对时代变化和新挑战,梁漱溟的生命教养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他认为,教育与生命密不可分,“教育即生命”。每个个体都有独特的生命价值,他强调教育的核心在于对生命的抚育与滋养,侧重于对人的生命的培育,侧重于人文精神的教化。树立“教育即生命”理念,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情感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生命力。因此,教师需要努力跳出社会功利主义的框架,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强调社会平等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从而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平等,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内在追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注重他们的道德情操、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和情感智力的发展,培养出内在人格健全、道德精神丰富的学生,使其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保持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表现。

  建立关怀型教师形象 

  在分数至上的教育评价模式下,教师面临着如何平衡评价和关注个体差异之间的境遇。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应涵盖文化素养、情感智慧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生活实践。在梁漱溟看来,教育被视为认识生命的切入口,用以连接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将个体生命、社会生命和教育紧密交织在一起。在他看来,教育与生命是不可分割的,教育的意义即是生命的意义,教育就是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中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教师应当逐渐突破传统授业中注重知识伦理特质的局限,着重于知识的生产力转化与创新。此外,关怀型教师具备深厚的关怀情感,高度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支持学生。通过塑造这种形象,引导学生超越单一的考试成绩追求,促进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和情感交流,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这种转变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关于教育应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社会的长足进步。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制度的限制以及教师个人素质的挑战,仍然是培养教师关怀能力和情感因素的难题,需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教师关怀能力和情感因素的培养与发展。

  教师道德情操的时代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多元化价值观对其的影响。传统上,教师被视为道德标杆和榜样,注重品德、责任感和教书育人。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教师的道德挑战也相应增多,如社会压力、学生需求多样性等。教师需要适应这些变化,不断调整和提升自我,以应对现代教育环境中的各种复杂挑战。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品德与成长,通过榜样行为和关怀,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实现生命的全面教养。马克思主义教育观认为,生命教育理念可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理论资源和实践指导,教师们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引领学生走向道德、智慧和幸福的成长之路。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罗浩(报纸)苏威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