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关于《诗·召南》中《摽有梅》之主旨的讨论,常为后世学者从伦理、文学等角度提出批评。他们通常认为朱熹对该诗存在较严重的误读,不仅前后矛盾,还否定了人情的合理性。但我们若细究朱注即可看出,朱熹是基于《摽有梅》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来阐述己见的,其解读不仅一以贯之、实事求是,还恰恰证明了他对...
2025-03-19百年来,关于中国佛教思想及其艺术的寻迹溯源之路不绝如缕。长期以来,以格伦威德尔、瓦尔德·施密特等为代表的欧洲学者在“西方文化中心论”思想指导下提出的“犍陀罗佛教造像艺术”为印度乃至东亚佛教艺术之源的观点甚嚣尘上。
2025-02-20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自然地理的多样性决定了农业形态的多样性和区域性。在传统农业中,以400...
一本完整记录秦兵马俑在海外举办展览的专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兵马俑外展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