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中国理念、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译外”的翻译水平。龙作为中国的象征,在国际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过去,“龙”经常被译为“Dragon”,而今年,“龙”在很多场景中则被翻译为“Loong”。比如,中国国际电视台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相应的话题也随之迅速攀升至热搜榜。从“Dragon”到“Loong”,其背后蕴藏的是深刻的翻译内涵。
不断提升翻译水平
百余年前,翻译家严复就曾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中译外”无小事,是衡量传播能力和文化软实力的一把标尺。至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龙的英文翻译提出过质疑。因为中国龙与西方龙的形象差异显著,在各自文化背景中的象征意义亦截然不同。在进行中外对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把中国之“龙”译为西方之“龙”的简单化处理倾向,造成长期较大误解。
“海外误读中国往往是由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缺失所造成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认为,翻译之误不仅会造成异质性文化历史语境中理解上的困扰,也极易造成对于中国文化形象和文明形象的深度损伤。与“龙”之惑类似,将“仁”译作“Benevolence”或“The Relationship”,把“天”译为“The Sky”或“The Heaven”等现象都忽视了中国语汇自身的复杂内蕴,呈现了一种以西释中的简单化倾向。
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在龙之外,还有哪些“中译外”存在提升空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今正值农历正月,不妨就从中国人的餐桌上谈起。中国美食作为在世界范围内最能体现中国文化被普遍接受的载体,在被译释的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效应往往被我们忽视。就中餐菜名菜谱英译而言,目前普遍存在主观随意、望文生义的问题,如“红烧狮子头”常被译作“Red Burned Lion Head”;“过桥米线”被译作“Cross-Bridge Rice Noodles”;“龙凤配”被译作“Dragon & Phoenix”;“夫妻肺片”则被译作“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外国食客难明其意,也便无法体认中华文化。而央视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狮子头”意译为“Meat Ball”,“以实译虚”的翻译方法也同样抹去了原文的修辞效果,有待提升。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看来,不如将二者结合,以“直译+短注”的方式呈现,“Lion Head(Chunky Meat Ball)”的译法既保留了“狮子头”原本的文学味,也不会给外国食客增添过多的认知负荷。
以发展视角看待文化交流
在文化的译介与传达上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不是无法克服的。自从我国开始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来,大量介绍中国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的文学与文化作品通过国家丝路书香工程、中华学术外译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以及经典中国工程等国家级项目,被译介成数十个语种,推广到100余个国家。中国作品的大量出海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中国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的空白。国家外文局的“中国关键词”术语资源库、中国特色话语对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国家语委领衔多部委参与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中宣部文艺局委托北京语言大学完成的“中国文化知识词典”等多个项目,为中国关键语汇的海外准确译介与传播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国家标准。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许钧认为,在讨论文化交流时,需要具备动态的历史发展观。在历史的进程中,通过不断接触和交流,可以提高合理翻译的可能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Dragon”和“Loong”这两种说法可能会继续并存。但随着中国文化在国外影响力的增强,世界各国对龙的认知不断加深,相信西方会对中国之龙有越来越正确的理解。
许钧表示,我们还需要从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中外思想、文化交流中的规律。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在符号创造和转换中需要面对的特殊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将中国文化、文学和话语翻译出去,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文化外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文化的外译过程呈现出历史性及阶段性特征。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的诉求并非短视的权宜之计或迎合之举,而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与异域他者平等交流对话的体现。
在赵军峰看来,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需要全面把握中国文化之精髓。唯有克服认同焦虑,杜绝市场决定论,以再现文化异质性的传真式策略为指导,以异语构建中国文化价值观为目标,以发展的眼光培养“翻译中国”国家队,进而确立以中国译者为主、外来译者为辅的合作翻译模式,方可有效避免歪译、恶译,防止丑化、污化,以文化外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实际场景,未来中外互译将实现质的飞跃,短时间内完成以往人工翻译难以企及的数量。大量中文数据将经过机器运算,转化为世界主流机器计算语言,构成未来人工智能翻译的基本语料库。
“正因如此,加强中国文化翻译,应该从现实与未来两方面着手。”徐宝锋认为,就现实方面而言,应进一步加强对汉学家的中国国情认知能力的培育,在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中对汉学家的中国认知方向、认知范畴和认知对象施加更积极的引导,通过来华研学、合作翻译、译者驻留等方式强化其对于中国的深度理解。从未来的视域出发,我们应该提前布局中国关键语汇、句段和篇章的机器语言的多语种储备,提出制定引领未来的机器翻译规则和算法,进而让未来数字世界的智慧语言对中文的表达更为准确、深刻,降低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运用与理解的违和感。
全球化正在深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理解他国文化的机会和途径。许钧坚信,这是人类相互了解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我们需要肯定中国主动“走出去”的必要性,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并不是推销自己的文化,而是将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推荐出去,让世界文化更加灿烂。利用书画、武术、饮食等各种文化载体以及举办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在现实的交流中推广中国文化。如此,世界的文化将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