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池州讯 (记者王广禄)11月24—26日,纪念“华龙洞人”头骨化石发现10周年座谈会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举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介绍说,2015年11月18日在东至县华龙洞发现的6号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30万年,完整保存了面部轮廓与下颌骨关键特征,是迄今东亚地区具有现代人特征且年代最早的古人类。被称为“东至姑娘”的化石实证30万年前东亚人类已完成从“古老型”向“现代型”的演化过渡,为本土连续演化假说提供了核心实物证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刘武表示,经过十年多学科研究,可以确认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最早向现代人演化的古人类,为东亚地区人类演化提供了关键实证。
吴秀杰表示,华龙洞是东亚地区迄今发现年代最早、含现代人特征最多的古人类遗址,把视野放宽到长江流域,华龙洞的价值会更加凸显。目前,皖江流域已发现多处重要古人类遗址,从40万年前的和县人到30万年左右的华龙洞人,再到20万—16万年的巢湖银山人,形成了完整的演化链条。放眼更广阔的时空范围,上述发现与长江上游的云南元谋人遗址、下游的南京汤山遗址相互印证,共同构成了东亚人类起源与演化的重要证据链。
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池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东至县人民政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