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11月14日,上海理论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在沪举行。与会学者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
“上海市理论社科界要进一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的要求。”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权衡提出,要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围绕“十四五”重大成就、“十五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重大举措和“十五五”时期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深入研究阐释;要凝心聚力学习宣传贯彻,在学习、研究、解读和咨政建言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走深走实,为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上海理论社科工作者的新贡献。
在主题分享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军认为,“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加速未来产业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过程中,考虑到经济快速发展对原有存量经济的破坏,要确保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推行“两条主线并行”方略。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表示,我国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总目标更加清晰。中国成功实现能源绿色转型,为自身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强劲动力。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詹宇波认为,“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首要任务,是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抉择。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战略意义更具现实紧迫性和鲜明阶段性。
学者认为,要进一步学习领会、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上海在“十五五”这一关键期和窗口期更好“为国担当、勇为尖兵”,前瞻思考、深入调研、着力研究、系统阐释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