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济南讯 (记者张清俐)11月5日,财政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

  财税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扮演着调节资源配置、激励市场主体的关键角色。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闫坤表示,财税政策主要通过财政补贴、税费优惠、融资支持等手段为民营企业纾困赋能。面向“十五五”时期,应更加注重创新驱动与可持续性,构建既能激励硬件投入又可提升软实力的政策体系,系统激发民营经济的市场活力与内生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尹恒提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减轻企业负担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举措。未来,应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面临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振企业家信心,充分释放中小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创新活力。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廷求提出,财政与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支柱,在理论上相互依存,在实践中互为支撑。厘清二者内在联系、强化政策协同,对提升宏观治理能力、防范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杨畅认为,有必要健全政企常态化协商机制,科学设计政策实施的效果路线图与动态纠偏机制,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发展信心。

  在现代金融理论演进中,创新始终是适应经济结构变革的核心动力。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德禄提出,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要推动金融理论创新,适应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发展需求。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民生建设等方面,务实合作推动金融实践创新。深化金融研究合作创新,顺应金融影响向社会经济多领域延伸的趋势,加强跨界融合研究。

  论坛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

【编辑:韩卓吾(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