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三线建设研究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历史镜鉴
2025-10-30
作者:
赵徐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大连讯
(记者赵徐州)10月28日,“三线建设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连召开。
三线建设不仅夯实了国家战略纵深与国防实力,更推动了中西部工业化进程,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宋丹提出,面向新时代,要进一步总结三线建设经验,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精神内涵,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历史借鉴与文化支撑。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琚慧敏表示,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需进一步讲好“三线故事”,将三线建设历史讲清楚、讲透彻,用精品著作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弘扬三线精神,需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融入发展实践,更需强有力的学理支撑与理论突破,推出有深度、有分量的理论成果,增强发展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辽宁新篇章。
三线建设印证了“全国一盘棋”的举国体制优势,从举国体制切入研究东北与三线建设的关联性,为三线建设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武力表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发挥举国体制优势统筹战略布局,在飞机制造、重型装备等传统产业升级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培育上发力,同时加强与西南三线地区的文化传承联动,让三线精神激发人才流动活力与创新动力。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李彩华认为,特殊背景和特殊经济运行体制下的举国体制,使东北支援三线建设呈现出高效与缺憾并存的历史特色。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应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与东北实际相结合的新道路。
会议由辽宁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主办。
【编辑:隋萌萌(报纸)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发展提供启示
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以创新方法发掘思政育人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