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
2025-10-30
作者:
赵徐州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大连讯
(记者赵徐州)10月25—26日,首届历史文化名城与海洋经济暨第三届东北亚丝路文明互鉴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城史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与会学者聚焦东北地区的城市历史研究,既延展了东北亚文明研究的时空维度,又紧密对接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黑河学院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认为,应正确看待大连城史纪元“近端”和“远端”的关系,大连不是“百年新城”,而是千年古城。与会学者认为,应走出“大连百年史”的认识误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亚平表示,大连地区的考古发现已经证明,自先秦以来,大连即具有连续、丰富、多彩的历史存续,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连承载着东北亚“丝绸之路”和文明交流的重要使命。
与会学者倡议,大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使市民了解这座城市的深厚人文背景和历史底蕴,增强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自信,以文化强市助推经济发展。黑河学院院长杨敬民表示,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与厚度,海洋经济彰显着开放的活力与未来,二者交汇于东北亚“丝路”这一宏大历史地理脉络中,体现出陆海联动、古今贯通的系统性思维。
论坛由大连东北亚丝路与环半岛文明研究中心、黑河学院东北亚丝路与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主办。
【编辑:隋萌萌(报纸)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南方发展提供启示
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以创新方法发掘思政育人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