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信任是中欧安全合作的基础
2025-10-15
作者:
赵琪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与欧洲在全球安全领域具有广泛共同利益、广阔合作空间,加强安全领域合作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双方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围绕中欧传统安全合作领域的成果,双方如何加强合作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当前,欧洲安全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斯万·毕斯普(Sven Biscop)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和欧洲遵循两种不同的安全观,欧洲国家非常重视联盟,而在中国的外交政策中,联盟并不适用,但这并不阻碍中国和欧洲在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现在的问题在于欧洲和中国能否就共同商定的规则在未来达成一致,以及这些规则如何进行改革,只要双方能够达成一致,中国和欧洲在安全领域就有合作的空间。其实,中国和欧洲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在海上安全方面。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也是双方共同推动的成果。如果中国和欧洲想进一步加强合作,不能仅从安全合作入手,而是需要从经济合作方面开始。当中国和欧洲在经济合作方面取得了更多进展,并建立起更多的信任之后,那么安全领域的合作也会有所进展。
冷战结束后,欧盟受益于美国主导的单极时代,但如今欧盟却发现自己难以把握这些变化。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米蒂奇(Aleksandar Mitic)对本报记者表示,西方国家提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利用自己的霸权地位和喜好来解释国际规则。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理念,从“真正的多边主义”到全球安全倡议以及全球治理倡议都主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塞尔维亚为例,从冷战结束至今,以西方对国际协议和决议的解读为基础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塞尔维亚的国家利益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无论从核心理念、原则还是重点合作方向等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在多极化的时代,欧洲需要加强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全球南方”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已成为大势所趋。人类文明向何处去、新的国际秩序如何建立、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一系列重要课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各国共同思考、解答。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赵琪
【编辑:王俊美(报纸)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
学者共议技术驱动下的学科融合与人文坚守
从“网络效应”角度思考“数据确权”
聚焦人工智能浪潮下法学范式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