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并存的时代浪潮中,国际格局与文化传播图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智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近年来,以游戏《黑神话:悟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数字化产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良好反响,在国际社会同样受到了热烈讨论。在数智技术与国际传播交融的背景下,众多优秀数字文化产品爆款频出,彰显了文化出海需要且正在经历数字化变革。
数字化突围的价值意涵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嵌入融合下,文化传播的时空阈限被消解重构,技术与文化内容深度耦合,文化形态实现了数字化嬗变,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被打破,数字文化出海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文化产品以数智技术为基,突破传统传播模态,革新数字技术与文化内容的关系,并转变文化产业与技术产业的传统联系,构造出一幅文化传播模态革新、数智技术与文化内容深度耦合以及文化产业多领域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一是数字化突围文化传播传统模态,文化传播实现模态革新。一方面,数智技术以现代化传播渠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如社交媒体、短视频APP、数字游戏等多样态数字平台。这种传播方式的变革让个人、组织、政府等不同传播主体得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文化出海的国际传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以快速度、广范围的传播特性抵达不同年龄、喜好、地域的海外观众。另一方面,数字化突围不仅实现了传播的双向性、一端对多端的传播想象,更达成多端对多端、多端成集体的传播景象。在物理层面,数字文化产品具备即时交互性,为文化内容在互联网平台的零时差传播提供了现实条件。在情感层面,受众借助多终端设备接入文化场域,通过多端互动机制表达个人观点与情感,实现从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创作者的身份转变,并在集成创作圈内形成文化共同体。
二是数智赋能文化出海,数智技术与文化内容实现深度耦合。一方面,数智技术赋能文化表达,在创作模态上,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表达的可能性。部分国产游戏将中国古代神话场景、传统建筑、服饰道具等进行超写实重构,起到化虚为实、化实为“数”的完美效果,让文化内容的呈现更加沉浸化、智能化与互动化。另一方面,文化内容反哺技术创新,实现文化传播与技术更新的双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精神内核和审美意蕴,为数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此外,“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耦合实现跨界融合,从而催生了新的业态,在拓展文化产业链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海打造了多元化、多维度的渠道与产业。
三是数字化突围促使业态共融,实现文化产业多领域的协同发展。一方面,各个产业以传统文化为代表进行数字文化产品创作,形成以文化IP为核心的产业协同机制,构建跨领域产业链,实现文化产品的价值倍增。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与产业链相互交织、彼此建设,构建出业态共融的融合数字文化发展模式。在这种融合模式下,各个产业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创新互动,数字技术贯穿产业链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进而孵化出“1+1>2”的传播效果。由此,知识、技术、人才等文化与产业资源实现跨界流动与融合,形成了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数字文化出海产业模式。
文化形态、文化
转译与文化价值的数字化突围
数字化突围对于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实践,创新其出海路径具有重要价值,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现实写照。具体而言,数智技术赋能文化国际传播实现了“文化形态+文化转译+文化价值”三个维度上的数字化突围。
在文化形态数字化层面,数智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形态进行了解构与重构,但这种突破并非表层的重组,而是内在的突围。数字科技对传统文化形态的构成元素、文化底蕴与表现形式进行了深部剖析,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精髓的同时,赋予其表层与形式新的呈现方式,在对文化再创作的进程中实现了文化形态的数字化和现代化。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传统文化呈现出可知可感的视听图景,传统静止的文化形态转变为动态化、流动性、跨时空的数字场景,突破视觉感官的集中体现,实现了其他感官文化体验的平衡化与丰富性,在数智技术与文化的交融之中达成理性与感性的融合。
在文化转译数字化层面,数智技术以共同情感为本推动数字化转译进路。文化转译的本质是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出海,不仅要在表层依靠数智技术实现形式创新,更要在里层实现共通价值观的转译,从而缩小与消弭不同文化间的认知隔阂与差异。首先,文化数字化转译锚定不同文化的共通价值理念,迈向文化共通的传播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海,需要实现历史文化语境与现代价值理念的归一,重塑经典文本,并超越对单一符号文本的依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共同性和历史继承性,对经典元素如孙悟空、哪吒等采用数字化转译,不仅可以实现东方美学具象化,以“美”感人,以“数”动人,在审美价值上进行共享并达成共通传播,还在文化数字化开发中推动数字技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
在文化价值数字化层面,数智技术与共通情感交织交融促进文化价值的现代化共创。文化价值的传递离不开故事演绎与叙述,一方面,数智技术创新传统文化叙事形式,新颖的文化叙事方式与符合时代的文化价值更易吸引全球受众,同时数智技术融合也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现代议题融入传统文化并激发了创新表达,实现数智赋能文化价值的同频共振。传统文化的精髓历久弥新,现代议题与其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活力,也丰富了其价值内涵。数智技术为现代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在此环境下,端与端之间实行多向沟通,从而产生文化内容的多元共创。
数字化突围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海,本质上是文化基因的数字化重生与价值的数字化重演。未来,数智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交织交融将呈现更加鲜明之态,文化出海应在二者的深度融合中持续创新,发挥数字媒介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
(作者系西安翻译学院国际中文智慧教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