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赋能新时代青年成长

2025-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为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主办的《先锋: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榜样》(以下简称《先锋》)新书研讨会近日在沪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和育人价值展开深入研讨。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副书记何文权在致辞中表示,《先锋》一书通过讲述百年党史上一批先锋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为新时代青年树立精神标杆。他表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的发源地和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长期以来在主题出版领域深耕细作,策划推出了一大批回应时代热点、彰显主流价值的主题出版物,并将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推出像《先锋》这样的书籍,为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做好书写和记录,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复旦大学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周晔介绍了新书的创作初衷。他提出,赓续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的重要任务。《先锋》一书从事实见精神、用故事讲道理、以细节触灵魂,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铭记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和崇高风范,争做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先锋: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榜样》新书研讨会现场 主办方提供

参加《先锋: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榜样》新书研讨会嘉宾合影 主办方提供

  革命实践见证精神力量​​ 

  俞秀松之子、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名誉副会长俞敏回顾了俞秀松参与发起中国共产党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投入工人运动、进入军队工作,以及奔赴新疆开展革命工作的光辉历程。他表示,俞秀松将自己短暂而绚烂的一生投身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全面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为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格提供了生动教材。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调研员赵菲重点讲述了“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感人事迹。她提出,彭湃是一百年前的“90后”,他是大地主家庭出身,家有万亩良田、上千个佣人,一把火烧掉自家的田契,把地分给农民。彭湃舍生取义,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的选择,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珊通过蔡和森留法勤工俭学、投身革命的事迹,阐释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她认为,蔡和森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为新时代青年树立不朽的精神丰碑,引领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筑牢信仰之基,厚植家国情怀,站稳人民立场,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做踏踏实实的行动派、奋斗者。

  伟大精神夯实育人根基​​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郭思元表示,北大荒精神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价值追求,构建起独特的思政育人体系。在价值维度,通过垦荒历程的精神解码,培育青年扎根基层的使命意识;在实践维度,依托现代农业场景的沉浸体验,锻造青年知行合一的实干能力;在文化维度,借助精神谱系的代际传承,厚植青年知农爱农的家国情怀。

  中共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主任郑智鑫结合浦东开发开放的奋斗历程,提出改革开放见证了神州大地发生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精神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巨变中形成发展并淬炼升华,与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一脉相承,又生动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广大青年要学习改革先锋“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自觉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做到务实进取,敢干实干。

  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谈思嘉表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激活蕴藏于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中的精神力量,让党的伟大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用先锋人物的伟大精神滋养青年学生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创造出新的历史伟业。

  负责老师介绍,《先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复旦大学望道研究院与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分中心联合推出,通过系统讲述百年党史上一批先锋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深入阐释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旨在引领新时代广大青年学子以先锋模范为榜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