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乌鲁木齐讯 (记者贾宝胜) 8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下简称“国史学会”)和新疆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新中国史研究青年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论坛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程与经验”为主题,全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经验启示,强调在增强“五个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国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月红提出,习近平总书记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的贺信精神以及近期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并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中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殷重托。当前,推进新中国史研究要牢牢把握国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伟大历史进程,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边疆地区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新宾表示,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新疆大学,并作出了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的重要指示。三年多来,新疆大学牢记嘱托,以“五史”教育为抓手,把红色血脉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同时,学校立足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致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推动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当天,论坛以专家现场点评的方式召开。14位从事新中国史研究的青年学者依次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现场听取专家的指导意见。
论坛由《当代中国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团委、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承办,80多位从事新中国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