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的成立是“冷战”后新型国际关系的实践创新,突破了传统国际关系的对抗性思维,也是对区域合作理论的实践探索。“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灵魂,是上合组织区别于传统地区组织的标志。首先,成员国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合组织奉行协商一致原则。其次,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开放原则,这明显有别于北约等排他性、对抗性的军事结盟组织。最后,“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谋安全”,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问题,通过互利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上合组织的历史性成就
上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顺应了冷战结束后人类要求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展示了不同文明背景、传统文化各异的国家通过互尊互信实现和睦共处、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因此,尽管上合组织成立仅20多年,是个相对“年轻”的地区组织,但已取得巨大成就,其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周边外交,着力推动上合组织的发展,十多年来上合组织成就斐然,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多年来,上合组织的成就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国际影响不断提升。作为开放的国际组织,从2017年上合组织首次扩员到2025年上合组织形成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的组织结构,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提出成为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现在,上合组织的26个国家占全球人口的近一半,经济总量和贸易额分别占到全球的26%和34%,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潜力巨大的综合性区域组织。二是机制不断完善。上合组织逐步形成多层级、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国家元首理事会是上合组织最高领导机构,每年举行一次例会,负责研究该组织的发展战略、优先领域和基本方向。此外,还有诸多定期会晤机制。三是安全合作不断深化。多年来,上合组织不断深化安全合作,并取得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反恐安全合作逐步进入法律化轨道,地区反恐机构发挥重要协调作用,各成员国定期举行联合反恐演习。四是经贸合作有成效。多年来,上合组织致力于推动地区经济合作,成员国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水平大幅提高。五是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始终强调“尊重多样文明”,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有力地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民间交往,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
上合组织研究的重点领域
当前百年变局深刻演进,国际格局动荡调整,地区冲突频发,“特朗普冲击波”震荡全球。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在维护地区稳定和全球安全、推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加强组织建设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智库应发挥相应作用,对上合组织面临的新形势、功能定位和重点合作领域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究。
一是发掘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上合组织成立以来,经历了两次重要转型。随着2017年上合组织的正式扩员,上合组织完成了第二次转型,成为覆盖欧亚大陆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地区组织。对于这一次转型,成员国之间可能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例如,印度将上合组织视为进入中亚地区的跳板,中亚国家也担心本地区不再是上合组织的“核心区”。因此,学术界应该就上合组织的定位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上合组织的功能定位研究应聚焦于以下几点:高举“上海精神”,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推动落实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维护以中亚为核心的亚欧大陆周边地区安全和发展、推动地区发展繁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地区合作组织。
二是加强组织内部团结和机制效率。当前,上合组织在2017年扩员后,形成的“10+2+14”架构,未来还有可能扩大。事实上,一个国际组织吸纳的成员国越多,内部协调的难度就越大。成员国之间的一些分歧也会影响到上合组织的内部稳定。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加强上合组织内部团结进行研究。此外,对上合组织内部改革的问题也需要加强研究,如对上合组织的内部架构职能进行研究。
三是加强安全合作,有效维护地区安全。随着地区冲突加剧和全球形势动荡,全球反恐形势更为复杂。安全职能仍是上合组织最重要的职能。中东变局对上合组织的区域反恐形势造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上合组织的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研究。
四是推动经济和人文合作。当前,上合组织成员国都处于振兴经济的关键时期,有必要进一步深化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人文合作思考。例如,加强共建“一带一路”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经济合作研究;挖掘上合组织在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潜力研究;在经济和人文合作领域,提高上合组织的多边合作研究。
多年来,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在成员国的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主体和建设性力量,已成为21世纪国家之间和区域合作的典范,有力维护了地区安全,推动了地区发展。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上合组织作为新型国际组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更广的全球视角、更大的历史责任,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全球经济发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