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影响社会关系图谱构建

2025-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与社区中的其他成员建立起多样化的社会关系。此前有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不仅在现实中构建社交网络,还在心理层面绘制这些网络的图谱,勾勒出社区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近期,美国耶鲁大学社会与自然科学教授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及其团队在《自然·人类行为》上发表论文,指出人们在心理层面表征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在人们如何影响社会世界以及被社会世界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克里斯塔基斯等人设计了一种抽样策略,对洪都拉斯82个村庄的10072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他们的社会关系、人口统计信息以及对社区中其他人社会关系的看法等数据。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遗传数据,证实了1333名受访者之间的家庭关系。与以往许多行为科学家仅询问调查参与者自身社会关系的做法不同,克里斯塔基斯等人还关注了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这使得他们能够深入探究人们如何感知并在内心构建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图谱。
  克里斯塔基斯等人表示,人们对周围人之间关系的心理表征存在偏差。具体来说,人们常常高估与他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尤其是家庭关系。许多个体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时间比实际情况要多,而朋友等非家庭关系在他们内心似乎得到了更准确的表征。此外,当他人与调查参与者拥有相同的宗教信仰或相似的财富水平时,调查参与者对这些人社会关系的判断似乎更为准确。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中年、受过良好教育且社交网络广泛的个体,在内心对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表征更为准确。
  该研究为理解人们如何在社区内部映射社会关系,以及可能降低心理表征准确性的偏见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探究此类偏见在其他社会环境(如城市环境或在线社区)中的普遍程度。 
  (刘雨微/编译)
【编辑:王俊美(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