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练志闲
科技正以日新月异之势重塑世界,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科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资源分配的天平逐渐向那些更具“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学科倾斜。人文社会科学这一承载着人类思想、文化、价值观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长期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在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同理心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现实压力和实用观念的影响下,人文社会科学却遭遇了冲击,本报记者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困境采访了英国爱丁堡大学数字文化遗产教授梅丽莎·特拉斯(Melissa Terras)。
人文社会科学遭遇经费削减与
观念冲击
高等教育机构正面临严重经费削减问题,荷兰莱顿大学官网报道称,该校将进一步削减课程,其中包括心理学课程;新西兰政府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从基础科学研究基金(马斯登基金)中移除,更多地支持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2年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授予人文学科的本科学位数量下降了24%。特拉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英国、欧盟国家和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普遍出现了裁员现象,招聘人数也大幅减少。由于课程数量缩减,学生人数也随之下降。
特拉斯表示,当前英国各大学普遍面临经费紧张的困境。为缓解这一困境,高校倾向于开设更多课程,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在众多学科中,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具有高度专业性,学生规模相对较小,因此更易成为被削减对象。与科学学科相比,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学成本其实并不高。与此同时,在一些国家,削减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经费还出于政治考量,他们试图阻止人们学习批判性思维,或一心推动纯粹的STEM。然而,事实上人类社会恰恰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所传授的批判性思维,人类文化和人类创造力是应对社会和政治困境的关键。
人文社会科学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源自外部环境,特拉斯认为,多年来,人们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华而不实”。基于此,政府大幅削减相关资助,家长们也面临着不让孩子攻读这类“无价值”学位的压力,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完成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所需的贷款和资金支持。因此,攻读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位变得更加困难,而学生人数的下降却被错误地归咎于学科本身的衰退。实际上,对这类课程感兴趣的大有人在。
“人们对上大学好处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5年前,人们认为大学是培养技能、发展个性、促进成长、培养批判精神等的地方,而‘找工作’则是完成这些目标之后的下一步。如今,人们将高等教育仅仅视为找工作的敲门砖,这种观念实在令人悲哀。高等教育应该拥有更丰富的内涵。”特拉斯如此说。
跨学科融合与展现就业价值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法语教授阿兰-菲利普·杜兰德(Alain-Philippe Durand)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正在受到“文科无用”观点的冲击。一些学校正在尝试应对这一压力,亚利桑那大学和其他一些学校都在试图让更多人认识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可以获得回报”,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职业生涯所需的素质和技能对应起来。以亚利桑那大学为例,学校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商业、工程、医学和其他领域的课程联系起来,并培训教职员工招募学生,承诺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育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授而言,该工作并不简单,因为他们往往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这一观点持保留甚至抵触态度。如今这已经变成了关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杜兰德看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并非毫无就业价值,相反,人文学院和社会科学学院正致力于教授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诸如高效沟通、深度批判性思考、团队紧密合作,以及能够突破专业局限,想出办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雇主明确表示,他们希望毕业生具备这些素养,目前他们未能从那些专业领域较为有限的毕业生身上看到这些素质。
美国中央密歇根大学紧跟亚利桑那大学的步伐,推出了“公共与应用文科”学士学位项目。新设立的学位项目巧妙地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课程与创业、环境研究等“应用领域”相结合,未来还计划融入时尚与游戏设计元素。这样的设计照顾到了学生毕业后如何维持生计的需求。该校文理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克里斯蒂·布鲁克斯(Christi Brookes)坦言,“这是我们之前一直忽略的一个问题”。布鲁克斯表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传统论调往往是“它能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公民、更好的人”,但遗漏了“这在日常工作中究竟有何体现”。“我们试图做的,就是揭示这种联系。”她说道。
为了展现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一些大学还采取了另一种策略:展示往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生的辉煌成就。一些学校在其官网上精心罗列了一系列校友的成功故事,也有学校制作毕业生感言视频,视频中亮相的杰出校友包括知名企业的主管、宇航员、外交官、知名演员等。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也推出了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核心的高管教育课程。在最初的两年里,参与该课程的学员来自亚马逊、微软、波音等知名企业。他们深入学习历史、哲学、宗教学、古典文学及艺术学等课程,并运用这些知识探讨领导力的相关问题与品质,同时探索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技术趋势之中,包括数据隐私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则尝试打破学科界限,如为医疗专业的学生开设法语课程,该项目专门招募那些在高中阶段学习过法语,但后续可能未再深入学习的学生。对部分学生而言,这开启了一段非凡之旅,他们得以前往法国尼斯深造,并在当地医院实习,这对本科生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且不寻常的机遇。“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往往能被顶尖医学院录取,因为他们的履历格外引人注目。”带头推动此项倡议的该校法语教授莱昂内尔·库莱(Lionel Cuillé)说道,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为其他专业性知识提供了突出的价值。
当然也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对于自己的工作似乎只有与更多以职业为导向的学科相结合时才有意义而感到愤怒,“但没办法,你必须和学生站在同样的立场上”,杜兰德说。所幸年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师很清楚这一点,因此也愿意开展跨学科合作。
人们往往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毕业生对经济没有贡献,但事实并非如此。特拉斯告诉本报记者,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第二大行业,这个大部分由艺术和人文学科毕业生构成的行业每年为英国经济贡献超过1200亿英镑,甚至超过了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业。“我们需要以更明确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特拉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