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文出海展现新气象

2025-07-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网文(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势头愈发凶猛。中国网文迈向世界舞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这一现象不仅为中国网文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国网文迅猛出海的动力引擎在于三股重要的力量:数字技术带来的传播机遇、文化经济推动的内在需求、翻译资源提供的多元服务。
  传播机遇
  中国网文的全球化进程,在某种角度可以说是数字技术催生的文化迁徙。移动互联网打破了地理边界,云计算支撑起覆盖全球的在线阅读平台,智能推荐算法将各种作品精准推送给不同语种的用户,视频引流模式将小说内容与视觉化营销深度绑定……飞速发展的数字技术使文本的翻译和传播变得更加简单,为中国网文出海带来了绝佳的机遇。
  在大语言模型和翻译软件的加持下,人机协同促进中国网文的翻译方式不断发生新变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翻译取得了重要突破。从基于规则和统计方法到基于神经网络,再到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翻译,机器翻译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原文意思转换成高质量译文。通过学习大量平行语料,一些人工智能系统已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从而带来了翻译质量的提升。
  尽管机器翻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网文的翻译仍不能脱离对译者的依赖。中国网文本质上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这些都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素养才能准确传达。相应地,中国网文翻译渐渐形成了机器翻译为主、人工翻译为辅的普遍模式:先利用机器翻译快速生成译文初稿,然后由译者进行润色校对,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质量。
  翻译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网文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翻译效率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中国网文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中国网文的需求。另一方面,翻译质量的提升也增强了中国网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海外读者。
  内在需求
  中国网文出海承载着双重使命——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为了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网文出海,如通过资金扶持、项目孵化、版权保护等措施,鼓励网文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为中国网文出海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众多文学企业在推动中国网文出海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作为中国最大的网文企业,阅文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翻译平台和与海外翻译机构合作,将大量优质的网文作品推向海外市场。此外,阅文集团还在海外建立了多个运营中心,负责作品的推广、运营和版权合作等工作。除了阅文集团外,掌阅科技、纵横中文等网文企业也纷纷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入,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中国网文出海。
  中国网文出海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一方面,中国网文作品的海外版权销售、数字阅读付费、衍生产品开发等业务,为网文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中国网文出海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翻译服务、数字出版、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等。同时,网文IP正在撬动全球产业链,文化内容正通过多形态衍生实现价值裂变,大量中国网文作品被改编成影视、游戏、动漫、短剧等,不仅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多元服务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网文出海借助丰富的翻译资源,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从早期依靠翻译爱好者自发翻译搬运,到如今借助专业平台和先进技术大规模输出,中国网文出海的生产模式不断迭代升级。中国网文出海大致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是肇始阶段,始于21世纪初。借着中国武侠、言情小说在海外华人间的流行,中国作者向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输出中国网文,并售出外文版权,开启翻译活动。此后,美国、欧洲的译者开始翻译中国网文。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或全身心投身中国网文翻译,通常不计报酬、不过分讲究译文质量,初衷在于因热爱中国网文而向外国读者译介。他们的翻译作品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读者,为中国网文出海打开了大门,也快速奠定了读者基础。
  二是发展阶段,大致始于2016年。中国网文出海这种新颖的文化现象受到资本的关注,一些机构和个人注册公司,招募译者,为译者支付一定的翻译费用,开展有组织的中国网文翻译工作。比如,阅文集团建立海外平台起点国际。同时,中国网文的海外传播也受到媒体界、产业界、学术界和管理部门的关注。
  三是成熟阶段,大致始于2020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网文出海已形成创作与翻译并举、规模与产量飞升的态势。一方面,网文的创作已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设定特定的主题、情节、框架和风格,向人工智能发出指令,可以快速得到大量文本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加工演化创作出声情并茂的作品。另一方面,译者也会利用机器翻译软件,结合翻译术语库以及翻译记忆库,快速把创作文本转换成译文。一般而言,机器翻译可以高质量地转换90%以上的内容,译者只需要对文学修辞、术语、意境等进行精细处理,并全面完成审校工作。
  当前,中国网文出海已形成了“作者—译者—人机协作”的高效运作模式。这种模式快速生产网文并且翻译出海,使得中国网文的海外传播速度和广度大幅提升。根据《2024中国网文出海趋势报告》,截至2024年11月底,起点国际已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2024年新增出海人工智能翻译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长20倍,累计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
  未来,中国网文出海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有望向纵深发展。一方面,中国网文创作和翻译的质量将不断提高,满足海外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网文出海将不再局限于翻译输出,而是会与海外市场进行更深入的内容共创和产业融合,打造全球性的IP生态。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翻译和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体验。为了满足不同海外读者的需求,中国网文将更加注重内容的多元化和精品化,除了传统的玄幻、言情等题材外,还将涌现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同时,中国网文企业也将加大对精品内容的创作和扶持力度,提高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此外,中国网文出海将更加注重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中国网文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的联动将更加紧密,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通过产业融合,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进一步扩大中国网文在海外的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中国网文出海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独特风景线,是书写数字时代文化全球化的新型实践范式,也是全球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当然,中国网文出海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文化差异、版权保护、市场竞争等挑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审时度势,用智慧来加以解决。我们相信,随着技术创新、内容多元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推进,中国网文将在全球文化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并在海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新闻传播史著作整理及书写创新研究”(22&ZD32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教授)
【编辑:崔晋(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