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刘雨微 练志闲
古典文明凝聚着早期人类社会的智慧结晶与文化基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多样的思想观念。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同一座座宝藏,等待着后世去挖掘、研究与传承。长久以来,多国学者前往雅典以及希腊其他地区,借助当地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开展研究,体验古典与现代的多方面共鸣。古典学学者间的交流互鉴和跨文化沟通,激发了学术界追求突破和创新的精神,也唤起了打破当代社会对古典世界固有认知的热情。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古典学学者,邀请他们畅谈古典学创新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以及他们对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期许。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古典学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和中华文化魅力,同时为古典学研究注入新活力,为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新路径。
向世界展现中国古典学研究视野
在意大利墨西拿大学中世纪哲学副教授濮若一(Nicola Polloni)眼中,中华文明是全球历史画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它的辉煌篇章仍待后世续写。“中国全方位展现中华文明的璀璨成就,挑战西方社会中盛行的狭隘、片面的历史观。”希腊雅典大学哲学学院语文学系主任、拜占庭文学教授西奥多拉·安东诺普卢(Theodora Antonopoulou)也表示,中国以及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的古典文化在希腊的知名度并未达到应有水平。她认为,中国视角将有助于希腊和国际学者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播价值,意识到文化并非西方独有,中国等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样重要且璀璨绚烂。“那些专注于西方古典研究的学者们的视野将得到拓展,同时也为所有对全球文化交流感兴趣的人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安东诺普卢如此说。
构建一个全面且真实呈现世界文明全貌的古典学研究体系,是中国古典学研究的重要愿景。对此,受访学者表示赞同。希腊雅典科学院文学与艺术部院士、雅典大学古代史荣休教授科斯塔斯·布拉塞利斯(Kostas Buraselis)认为,中国古典学学者不仅推动了希腊和罗马古典世界的研究与交流,还在哲学思想、历史脉络、戏剧艺术等领域搭建起与中华文明及其遗产的宝贵联系。
濮若一表示,中国的古典学研究工作与古典学及世界史国际学术界构建全球历史叙事的迫切愿景高度契合。学者需要找到一种新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要能够超越当前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视角,推动世界历史研究走向更加细腻入微、均衡全面的新境界。在这样的叙事框架下,欧洲将能更全面地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性贡献。谈及如何找到并发扬光大超越“欧洲中心论”的新理论体系,濮若一深有感触:“这一任务虽任重而道远,需倾注无尽的心血与时间,但其意义却非常重大。”
布拉塞利斯认为,除了主动破除“欧洲中心论”,古典学研究还有助于人们在全球视野与地方视角的相互作用中找到平衡,而如何均衡全球视野与地方视角是当今国际共存与合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毕竟,若不深入研究历史上的重要成就,人类便无法稳步前行,而那些人类文明取得的成就自古以来便被认为是值得称道的古典典范。”布拉塞利斯如此总结古典学的精髓。
濮若一相信,中国古典学研究能够推动塑造一个海纳百川、丰富多彩的全球化愿景。同时,跨国合作也将促使学者和公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当下的经验和知识,都只有在面向未来的视角中才能展现出真正的意义与价值。这进一步证实了古典学不仅能成为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桥梁,还能促进东西方文明乃至全球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学互鉴。
提供高层次高级别研究交流平台
濮若一认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将引领专家学者重新评估古典文明在欧洲与中国的意义。“从事中国古典文明与欧洲古典文明研究的学者,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探讨古典文明在不同传统与文明中的内涵、地位和作用。这种跨文化对话将为更加细致、更全面且全球化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揭示不同地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学术探索与文化创造的共通性与独特性。”濮若一解释道。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希腊文学与思想专业荣休教授迈克尔·特拉普(Michael Trapp)表示,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学者和学生正在融入一个成熟的国际学术社群,为世界古典学研究带来新活力、新动力。他对中国学者拓展古典学学科边界、践行“大古典学”理念的具体实践充满期待。
布拉塞利斯期待看到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系统性参与考古发掘、负责博物馆展览的布置与文物展示,并将上演古典戏剧杰作、联合出版各类著作等活动纳入其工作议程。在谈到活动项目选定的基准时,布拉塞利斯提出,领导层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项目是否聚焦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及其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活动能否吸引那些对古典文化有着严格要求的“全球受众”。布拉塞利斯感慨道:“这些‘全球受众’总是热切期待从古典文明瑰宝中汲取知识,享受精神上的滋养。最终能够赢得‘全球受众’认可和支持的,还是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在知识和学术上的真实成就与卓越表现。”
濮若一表示,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的活动将不局限于古典文明领域,还会逐步拓展至整个人文学科的广阔天地,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希腊激励公众积极参与,引领他们深入了解来自不同历史背景的、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虽存在差异,但也有共通之处。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不仅能吸引广泛关注、促进文化交流与互相欣赏,更能在深层次上推动不同文化与民族间的对话与深刻理解,激发所有人携手共筑和谐繁荣的美好未来。”濮若一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