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讯 (记者李永杰)4月2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签约揭牌仪式在广州举行。实验室设置了文物考古研究组、人工智能技术组、跨学科研究组。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表示,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出现,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积极响应,结合自身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深厚积累,联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筹建了“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李清泉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物考古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实验室的成立将为“AI+考古”模式的探索提供重要平台。他表示,跨学科合作是推动文物保护技术创新的关键,希望实验室能够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曹劲介绍,文物考古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旨在为文物考古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有效传承。目前,实验室正积极部署DeepSeek大模型,并以其为基础,构建文物考古领域的垂直模型。未来,实验室将围绕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科技保护与监测、智能装备研发以及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等多个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