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更应拥抱人工智能

2025-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三亚讯  (记者李永杰)4月18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数字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暨首届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论坛在三亚学院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实践经验,为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在数字化浪潮中健康前行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高等教育数字化专委会理事长陆丹表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数字化教育专委会的成立,是顺应国家号召的积极行动,更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民办教育应坚决、快速地拥抱人工智能,这是缩短与国内外优秀大学差距的关键。
  华东师范大学贵州(大数据应用)研究院院长周傲英回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发展路径。他认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科技革命,数智时代需要加强对科学和数据的反思。他深入探讨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萌芽到技术突破的历程,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山东协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桂云看来,高等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民办高校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数字化赋能转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持续探索,深入探索和实践教育数字化的新路径、新模式,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面对生成式AI带来的知识传播形态和全球教育生态的颠覆性重构,三亚学院校长沈建勇表示,民办高等教育面临诸多难题,如数字鸿沟如何填平、数字伦理和学术诚信争议如何解决、学生主体性消解风险如何防范等。这些问题具体而深刻地影响着教育一线的师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凝聚共识,打造民办高等教育素质共同体,共建课程资源共享联盟,构建民办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