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业融合”赋予经济新动能
2025-04-24
作者:王广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南京讯(记者王广禄)4月19日,第五届中国服务经济发展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AI时代下服务业扩大开放与数字化转型”展开研讨交流。会上发布“中国城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数”。
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夏杰长表示,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看,“两业融合”发展符合现代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促进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支撑,能够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路径。
“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创造的新就业形态日益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从产业升级维度看,它不仅是连接制造业与消费市场的关键纽带,更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高地。”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张炳表示。中国不同区域的服务业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这种差异不仅对服务业自身,也对其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制约。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余泳泽建议,有必要促进产业空间关系协调发展,提升重点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推进区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斌表示,全球各国正在加速推进数字贸易协定,人工智能规则成为未来数字贸易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大国,在游戏、网络文学等数字内容贸易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有能力进入欧美市场并站稳脚跟。要加强与东道国的监管合作,在全球经济治理规则重构背景下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新的机遇和空间。
夏杰长表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越来越成为现代产业新的组织形态。“两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拓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还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人工智能时代,数字技术重构服务流程,人工智能赋能场景创新,制度型开放激发跨境服务贸易潜能。”张炳认为,要深化对全球服务贸易规则演进、“AI+服务场景创新”、数字服务生态系统构建等前沿议题的研究和探讨,助力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对人工智能革命重塑服务经济格局进行主动探索,以深入的理论研究为理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以政策洞见为服务业未来发展明确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澎湃动能。
会议由南京财经大学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