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阿合作“向新而行”

2025-04-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4月18日,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中阿合作‘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沪开幕。来自中阿政商学界及阿盟的百余位代表,围绕“创新驱动共享未来,为现代化建设汇聚新合力”和“贸易投资赋能发展,为高水平开放打开新天地”两大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中阿合作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方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表现亮眼。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提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不稳定因素,中国有充足的储备政策工具对冲外部不利影响。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专注做好自己的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将始终与阿拉伯国家携手并肩,坚持友好互信初心、增强创新发展信心、坚定开放共赢决心,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作为最早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马格里布地区国家,摩洛哥始终将中阿合作置于优先位置,中摩合作结出丰硕成果。摩洛哥前投资、公共政策协调与评估大臣级代表穆赫辛·杰祖利表示,中国已成为摩洛哥第二大进口国和重要投资来源地,在非首个“超级工厂”及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成功落地。他呼吁双方深化清洁能源、数字转型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共同构建更加紧密、全面、持久的伙伴关系,系好摩中这条阿拉伯世界和中国的天然纽带,携手应对共同挑战。

  阿拉伯世界历史悠久、充满活力、锐意改革,是中国推进新发展理念的理想伙伴。科威特前计划发展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哈立德·马赫迪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已取得显著成果,为重塑基于平等互利的全球合作格局提供了重要机遇。当前,双方合作既务实又具有广阔前景,要持续扩大涵盖科技、能源、教育和智慧能源等多领域合作,积极参与倡议框架下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中阿文明对话,强化共同价值观,携手推动倡议惠及全球。

  在全球治理日益复杂的今天,如何实现全球各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与稳定,已成为时代的重要课题。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源自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这一倡议正引领中阿合作新方向。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作为多极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对“全球南方”国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应当在合力落实中推进双方合作“向新而行”,打造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发展共同体。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全球科技产业变革浪潮,科技创新是推动中阿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中阿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合作,促进科研人员交流互访,共享创新成果,为双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执行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表示,作为前沿力量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将持续深化治国理政和改革发展经验交流,继续发挥智库平台作用,助力中阿命运共同体跑出加速度。中阿双方应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以创新和投资双轮驱动产业升级,实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携手探索现代化发展新路径。

  论坛由外交部支持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