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启动

2025-04-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张天意 刘鑫)4月15日,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启动仪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
  爱尔兰驻上海总领事大卫·墨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陈海山等线下出席仪式。中国驻爱尔兰大使赵希源、爱尔兰中国科学技术交流协会会长陈文、爱尔兰芒斯特理工大学国际部负责人卡梅尔·乔丹、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婧玉等线上出席仪式。来自中爱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出席仪式。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
  启动仪式上,大卫·墨菲和陈海山共同为“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揭牌,同步发布实验室首批科研项目,并为2025国际暑期夏令营授旗。南京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陈莹和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王保卫为“江北新区—爱尔兰国际人才创新中心”揭牌。联合实验室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产业处签署《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合作备忘录》,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盘城街道、浦口经开区分别签署《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企业孵化合作备忘录》。
  据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自2006年开始合作,从2007年首届校际联合培养,到2013年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再到2022年成立沃特福德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3月,成立中爱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拓展科研合作;同年10月,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爱尔兰分中心。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正式落地南京中国气象谷,标志着双方合作项目发展成为国家级的双边科技合作平台。
  “中国—爱尔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设,标志着中爱两国科技合作迈入机制化、常态化、专业化的新阶段。实验室立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面向长三角地区与全爱尔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聚焦“科研合作、国际教育、企业孵化和技术转移”四大核心功能,整合了中爱双方优势科研资源,打破了地域与机构的限制,全面支撑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国际化战略,为推动中爱科技协同发展、人才联动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能。
  在科研合作方面,联合实验室的建设,能够助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融入全球科研网络,与爱尔兰顶尖科研力量合作,参与国际科研项目,提升学校在国际学术领域的知名度和话语权。在国际教育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爱尔兰合作的沃特福德学院,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工科国际化教育的战略资源。在企业孵化方面,国际联合实验室落地中国气象谷,吸引了大量气象、环境、信息类国际科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促进了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在技术转移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于2023年依托南沃学院设置的学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爱尔兰分中心将与联合实验室同步运行,能够将学校科研成果推向国际市场,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的双向流动。合作方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转化等方面通力合作,将联合实验室打造成为国际科研合作的典范,推动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