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协定稳定性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2025-04-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官方网站近日发布报道称,该校经济学院教授蒂博尔·贝塞德斯(Tibor Besedes)等人研究发现,可以利用数学模型预测贸易协定的稳定性,而这种稳定性会给国际贸易关系带来影响。

  国际贸易关系是全球经济交流的基石。过去40年间,国际贸易的流程与规则日益规范化体系化。当下,各国通过签订贸易协定来明确可以开展贸易活动的国家范围,进而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然而,这些协定并非固定不变。

  贝塞德斯认为,当前存在两种类型的贸易协定,即浅层协定和深层协定。浅层协定通常较为简单,主要涉及降低关税等。例如,2020年7月生效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便属于浅层协定,其核心内容是削减关税。深层协定则更为复杂,涵盖各国经济体系的深度整合。在深层协定中,各国往往会逐步统一标准,以此简化跨境贸易流程。欧盟是深层协定的典型代表,其成员国之间实现了高度的经济一体化,遵循相对统一的贸易政策。此外,欧元区的成员均使用欧元作为通用货币,这极大便利了贸易往来。

  在研究过程中,贝塞德斯等人借助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以及由美国圣母大学金融学教授杰弗里·伯格斯特兰德(Jeffrey Bergstrand)与克莱姆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斯科特·拜尔(Scott Baier)构建的贸易协定数据库,构建了一个动态模型,深入分析贸易协定深度对贸易关系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贸易协定的深度与贸易关系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模型预测显示,贸易规模和周期长度的增加将显著延长贸易关系持续时间,且这一结论得到了数据的有力支持。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一项协定在生效初期会降低已有贸易关系的终止风险,但可能增加新启动贸易关系的终止风险。这一发现经实证分析验证,进一步揭示了浅层协定对贸易关系的影响大于深层协定。

  贝塞德斯表示,浅层协定通过降低关税削减贸易成本,从而鼓励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但与浅层协定有关的尝试也可能伴随着风险,这种风险可能会带来失败、导致贸易关系不稳定甚至贸易往来终止。当一个国家签署贸易协定时,如果其关税税率由此得以降低,则可以使未来的贸易活动更加便捷,但这种便捷性也可能因为遇到风险而受到不利影响。

  尽管贸易协定通常能够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在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一些长期存在的国际协定可能面临调整。在贝塞德斯看来,尽管难以全面预测未来几年的国际贸易关系走向,但人们所习惯的贸易稳定性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关税的提高可能削弱现有贸易关系的稳定性,甚至导致与某些产品有关的贸易活动停止。

  (刘雨微/编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姚晓丹(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