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4月14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暨“校地警”平安建设联盟第七届安全文化节在北京语言大学拉开帷幕。
活动当天,一场安全科普课生动展开:消防机器人精准喷射水柱展现应急救援硬实力,警犬技能展示引发阵阵惊叹;传统文化与安全知识碰撞,通过鼓乐、龙狮、武术等多种形式传递“居安思危”。活动现场变身“安全实景课堂”,各展区设立了反恐特警装备展示及反恐知识宣传、寻找消防隐患、灭火体验、反诈互动体验、禁毒教育展示宣传、交通安全场景模拟、地震模拟互动体验、VR训练逃生、毒品模型讲解等互动体验项目,采取沉浸式体验的形式,把安全课堂搬到校园、送到师生身边。
学院路地区“校地警”平安建设联盟第六届执行主席高校,北京语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益方表示,本届安全文化节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线,既是校地警协同共治的成果展,更是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实践课。
据悉学院路地区“校地警”平安建设联盟成立于2015年,是北京市海淀区创设的平安建设新模式。通过建立“校地警”联盟,学院路地区六所高校在平安校园建设上实现了资源共享、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共建“平安校园”。
这十年,“校地警”联盟逐步发展壮大,不断推进学院路地区各高校、各单位之间的务实合作。开幕式上,19名来自高校及平安职能部门的讲师接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科普讲师团”聘书,北京语言大学白云真教授作为讲师团代表发言。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六所联盟成员高校共5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学院路街道办事处、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海淀区消防救援局、海淀交通支队、北京市公安局公交总队等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