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陆航 实习记者钟雯轩)4月12日,“《关学文丛》第一辑出版发行暨第二辑编撰启动座谈会”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
《关学文丛》旨在系统整理、深入研究与广泛传播关学思想。《关学文丛》第一辑共8卷300余万字,既有文献整理,也有专题研究,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即将陆续出版的第二辑共7种13册,是对关学研究深度与广度的进一步拓展。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表示,《关学文丛》第一辑通过文献整理、思想研究和普及推广,拓展了关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希望《关学文丛》第二辑进一步深化关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创新,以张载“四为”精神为指引,深入挖掘关学的现代价值,将关学研究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紧密结合,努力将《关学文丛》打造为知名学术品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关学文丛》的编撰既是对关学先贤智慧的致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陕西省政府参事、《关学文丛》顾问徐晔在回顾关学研究的传承脉络之后表示,《关学文丛》具有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研究性与普及性相结合、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突出特点,为当代关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基础。
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关学文丛》顾问赵馥洁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陕西关学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提出《关学文丛》的出版标志着关学研究从开宗明义、整理开拓进入到反思研究历史、拓展研究视域的新阶段,开启了关学学术研究的深化与繁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