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知识产权制度创新

2025-04-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卓张鹏 徐剑飞)4月12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2025年知识产权南湖论坛在武汉开幕。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葡萄牙等国家的知识产权领域的700余名学者与会。
  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在书面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基因技术等领域深刻变革,更加需要推动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与科技发展前沿相匹配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游劝荣表示,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为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刘华表示,数字创新浪潮和深层科学浪潮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在此背景下, 知识产权制度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李剑认为,知识产权审判聚焦审判的质效,以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坚持树规则、明导向、促发展的基本思路。法院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创新主体问需,向专家学者问计,共同推动理论和实践的深度融合。
  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副局长汤兆志表示,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要加大版权制度供给力度,持续营造保护创新的良好版权生态,推进版权与社会共治工作,推动全球版权治理体系建设,以有效应对新场景、新业态和新模式所催生的版权领域中的全新机遇与挑战。
  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郭禾表示,知识产权是连接创新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保护创新就是保护知识产权。他呼吁,进一步深化知识产权法学研究,进而为世界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贡献智慧和力量。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骏表示,要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行动,打造全国高价值专利创造的密集区,助力提升支点建设的策源能力,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的建设,强化重点创新主体的精准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表示,知识产权是以法治方式激励创新的有效手段。论坛探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如何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作用,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