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互动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是在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彰显了实践理性、交往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三重意蕴,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认识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精神基质的“崇实尚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理性意蕴。改革开放确证了人类社会通往现代化的多种可能性,体现了“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不仅在空间维度上破除了现代化的“单向趋同”误区,也从时间维度上谱写了现代化的崭新图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牢牢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时间轴上的中心任务,着力破解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同时间轴上焕发生机和活力。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的实践都会产生新的理论,催生新的精神。如果实践没有新变化,那么精神也很难有新拓展。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社会革命,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带来了物质层面的发展,也带来了精神层面的淬炼,全新的改革开放实践孕育全新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这种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不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照镜子”式的简单反映,而是体现了把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作为最高任务的实践理性。作为基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品格,改革开放精神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成功结合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提供了精神指引,体现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共性问题的有力回应和个性问题的有力解答。因此,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彰显了在回答实践之问中变革创新的生命特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生命品质,展现了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精神基质,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自主性特质,彰显了“崇实尚行、躬行践履”的实践理性意蕴。
重视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精神气度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交往理性意蕴。要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不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需要,也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需要。21世纪,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之问,诸多事实呈现西方资本主义越发达、世界越慌乱的怪诞之象。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风险挑战不断激化,各种矛盾引发的危机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甚至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威胁。21世纪人类文明困局日益凸显,中国理应对“世界向何处去”作出自己的回答。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则是深度融入世界的重要表现。改革开放精神既折射出文明主体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更新,也反映出文明主体自我对他者的包容,延伸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维逻辑,捍卫了人类整体利益的实践逻辑,使人的“类本质”在全球化时空中更加彰显。因此,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展现在变局中坚定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精神气度,表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放型特质,彰显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交往理性意蕴。
关注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精神旨归的“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价值理性意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贯穿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改革开放在重塑物质和精神的内在张力中,不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推进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克服现代化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代性悖论,充盈人民的精神生活世界,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中国参照。改革开放展现出“属人”的实践力量,打破了以资本增值为追求的价值标尺,使人不再外化于社会发展纯粹的客体运动中,使“物的现代化”升华为“人的现代化”,“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得以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确证得以呈现,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更好地回归于人自身,作为最高意义的人的存在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也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人”的主体性重构的实现,使物的依赖性社会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实践路径得以实现。改革开放精神凸显了对理想信念的塑造和人文理性的观照。由此可见,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扬弃西方现代性中以价值理性失落为代价的工具理性泛滥景象,通过实践哲学重构“发展”的辩证法,使经济社会发展演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阶梯,体现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旨归,彰显了“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价值理性意蕴,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式下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制度实践,更为世界历史提供了一种既遵循普遍规律又具有文明特殊性的中国方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研究”(22BKS07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