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雅静)4月5日,《政治学前沿》编辑部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在线主办“文明互鉴与比较政治思想”系列高端论坛第四场“比较政治思想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何涛认为,中西方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都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比较研究中找准切入点和契合点,推动政治思想史比较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西方的政治思想到底怎么比较?在什么层面上可以比较?用什么方式来比较?究其本质,是方法论问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唐士其提出,中西方政治学知识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西方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确定性、不变性和普遍性,追求通过逻辑和语言表达的可验证知识。与之相对,中国传统对知识的理解更强调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注重具体情境中的中庸之道和互动关系。唐士其认为,中西两种政治学知识存在互补性,未来的政治学研究应融合两者,既保留对政治规律的探索,又加入政治道德的研究,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政治学体系。
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唐文明看来,中西方的政治学知识不仅具有互补性,甚至可能存在较强的一致性。在开展比较研究的过程中,明确古典与现代的差异至关重要。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西方古代的政治哲学之间,或许存在着更为显著的可比性。理解中国自身的政治思想传统,比较研究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将作为社会科学的政治科学与作为人文科学的政治哲学紧密结合,实现二者之间的互通有无,或许是未来政治学发展值得探索且具有潜力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