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理论宣讲走深走实

2025-04-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 (记者刘越)为持续推动北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走深走实,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共同组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团,立足北京市近年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精心设计宣讲主题,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长城文化、北京中轴线、京产文艺创作、文明交流互鉴”等内容,深入全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开展巡讲,现场反响热烈。

  4月8日,两场活动接连在北京市昌平区和平谷区举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一张“金名片”。在昌平区,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仲山从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格局与细功夫切入,为大家展示了京华大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风貌,以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在理论宣讲之外,本场活动还引入了百姓故事与北京琴书等更加活泼的宣讲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宣讲内容。来自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房山分局的林晓晶通过讲述琉璃河遗址出土文物的故事,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引领现场听众增强文化自信;来自北京曲艺团的北京琴书传承人王树才,用一曲妙趣横生的《剪下生花》讲述了东城民协副主席刘晓迪传承剪纸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和“北京琴书”的独特魅力。

  在平谷区,宣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起理论与群众之间的便捷桥梁。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平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小程序,居民可以轻松获取宣讲信息,并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线上点单、报名参加活动,从而形成了“群众点单、平台派单、小分队接单、群众评单”的良性互动机制。围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展示北京文化自信”的宣讲主题,现场活动融理论宣讲、百姓故事与评书表演等多种形式于一体,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融合等领域进行展示,彰显了京华大地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

  基层工作人员表示,这次宣讲让大家感受到文艺是传播理论的有力载体,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他们希望以更加活泼、轻松的方式编排相关节目,把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道理讲清楚,让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真正让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报告形式活泼生动、内容深刻丰富,收获了现场听众的一致好评。多位听众表示,此次宣讲活动对大家来说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更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是文化中心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还有听众表示,本次的宣讲活动多角度呈现了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成就,从明确的建设任务,到“首都文化”的精彩呈现,再到“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显著成果,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到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据了解,该活动于3月31日启动,将持续至今年7月。由首都高校教师、社科理论专家等组成的六支宣讲队伍,在深入全市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等开展实地宣讲的同时,还将通过北京时间等新媒体平台开展云宣讲,切实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讲准讲透讲活,真正让群众听得进、能领会、可落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