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 通讯员赵玉明)4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联合在线举办2025年第一场中俄学术工作坊。工作坊主题为“中俄关系的历史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约40位中俄学者参会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以下简称“俄欧亚所”)副所长李振利表示,两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支持,对赢得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两国应共同捍卫正确的二战史观,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亚洲与欧亚项目负责人梅尔尼科娃表示,此次学术工作坊的重要价值在于弘扬共同的二战历史记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维护当前国际秩序稳定。
围绕二战历史研究,俄欧亚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主任刘显忠重点探讨了中苏合作对于赢得二战胜利的重要意义。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研究员舒宾分析了二战起点问题,认为中国人民面对强敌,不畏困难、团结一致,最终战胜了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史研究室主任吴敏超介绍了中国学界近年来在抗战史研究领域挖掘的新史料、采用的新方法以及研究范式的新趋势。她表示,抗战史研究应进一步拓展史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从历史、文化等维度出发,加大比较研究、贯通研究与综合研究力度。
围绕二战相关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研究,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科尔图诺夫以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体系演变为抓手,深入剖析了导致二战爆发的核心因素。在总结二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的演变趋势基础上,他着重强调了中俄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国际安全的重要性。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教研室教授巴拉诺夫斯基认为,国际关系体系建设离不开大国协作,二战最大的历史教训就是大国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世界各国应共同维护二战后形成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体系的基础。
围绕二战历史记忆问题,俄欧亚所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室研究员梁强表示,80多年前,两国付出巨大民族牺牲,为二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形势下,两国需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大力推动传播正确的历史叙事。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教研室教授科若金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构建二战历史记忆的问题,强调了准确还原并传播二战历史记忆的时代意义。
俄欧亚所副所长庞大鹏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是维护国际秩序的关键。坚持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确保各国共同参与、共同受益,是历史发展的大势,也是历史进步的方向。此次工作坊有利于两国学界在二战史研究领域扩大共识,期待两国学者开展更多交流合作,产出更多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