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2025-04-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承担国际责任是一国获得国际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该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内在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作为国际社会的负责任一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处理地区和国际事务,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是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使命

  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最大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国际主义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使它始终把本国命运与世界命运联系在一起,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积极支持、支援被压迫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战争作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国际责任。为此,中国大力援助东南亚其他国家,与这些国家人民共同打击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中国还向非洲等新独立的落后国家提供无私经济援助,极大鼓舞了受援国的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同时,为建立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为推动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贡献。

  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对时代主题的判断转变为“和平与发展”,认为中国只有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才能更好地承担国际责任。为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同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通过发展自己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加深,中国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并提出了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上升。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彰显新时代的大国责任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团结还是分裂,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如何抉择关乎人类整体利益,也考验各国的智慧。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超越传统大国外交之路,不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不搞唯利是图、零和博弈、强权政治,而是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新时代大国的责任担当。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性相互依存空前加深的时代,以西方自由主义为核心理念的传统观念和政策实践已无法解决当今时代面临的问题,反而加重了世界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与治理赤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生态建设呵护地球家园,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外交工作的主线。它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实践成果,展现出强大的实践伟力。

  落实“三大全球倡议”

  体现负责任大国的态度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提供的全球公共产品,“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了新时代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和诚意。中国正以积极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行动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

  首先,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在各国利益深度交融、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和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作为践行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联合国是合作处理国际事务的核心机制,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和地位。在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问题时,中国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机构在解决国际争端、冲突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推动全球发展方面,中国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在联合国发起成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务实合作。为增进国家间的理解和信任、促进民心相通,2024年中国在联合国大会提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并获得通过。

  其次,搭建多边和双边合作平台,积极推进务实合作。中国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创建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以及中非、中阿、中拉等论坛和中国—东盟(10+1)等机制,基本都成为促进成员之间安全对话、发展合作、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为促进全球发展合作,中国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整合升级为“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筹集专项资金支持全球发展倡议项目落地,设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新培训基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等,助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还发起并建设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积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

  最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正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实践机制研究”(2024MZD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茜(报纸) 齐泽垚(网络)】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是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