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举行

2025-04-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 通讯员韩林辛)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3月18日,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2025年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京沪晋三所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齐聚云端,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共同研讨将2025年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路径。
  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认为,“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入地开展“两个结合”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是思想理论界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学术课题。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吴焕淦教授以“回归初心、关注温度,创新主导、铸造深度,关注信心、保障根基”总结了参加两会的总体感受,并结合2025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中医药传承创新等展开阐述。他表示,全国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好打开“民意窗”架好“连心桥”的桥梁纽带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白琦瑞副教授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连接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上“大思政课”。她谈到,一堂好课是在教师和学生的深入互动中诞生的,教师除了要发现学生需求、引导学生思考外,还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以此提升其获得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教授认为,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学理化研究成果,为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提供学理支撑。同时,要遵循创新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推动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取得实效。
  推动两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关注两会期间的热点问题,深入研究政府工作报告的丰富内涵,要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来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发挥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推动两会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玉进教授认为,要以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为契机,扎实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既要推动两会精神整体融入思政课教学,又要结合每门课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融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学生的接受特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邱仁富教授强调要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入研究同向同行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和实践走向,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要坚持实践导向,盘活校内外资源,积极推动校内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不断拓展思政课的边界和空间;要积极引入校外思政资源,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芳表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为及时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此次研讨会既推动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山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深度交流合作,共同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局面,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两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将‘两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人工智能+教育’为思政课教学注入了新动力”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 徐飞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