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
2025-04-02
作者:吴楠 王云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王云强)3月29日,第二届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专家与一线教育工作者聚焦“脑科学研究支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议题,为探索和解决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出谋划策。
“结合脑科学研究新近成果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张连珍强调,进一步创新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要持续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研究,尤其是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当代”“孩子”这三个关键词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心育教联体。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表示,为推动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度融合、助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融合路径,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要合力推动实践创新,在相互学习中相互启发,在共同研讨中共同提高;要构建协商合作机制,校家社共同努力。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介绍说,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基础研究、测评、师资培训、咨询与科普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与会学者从脑智发育规律、耐挫心理研究、中国古代诗歌阅读等多维度,探讨了脑科学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研究;从强师赋能、心理健康工作瓶颈、中小学生心理干预综合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地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并就脑科学前沿理论、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脑科学驱动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与突破、脑科学邂逅人工智能等议题展开分组研讨。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陆岳新发布《202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宣言》,提出立足科学认知,加强普及教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监测干预向促进发展转变;推行积极教育,培育心理资本,助力学生拥抱幸福人生;加强科研支撑,提升专业水准,领航心理健康教育前沿方向等倡议。
会议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