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中国应用型期刊发展及其评价工作

2025-03-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3月28日,首届中国应用型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5版)”启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与武汉理工大学数字出版智能服务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会议以“面向行业需求,服务应用创新——推进数智时代应用型期刊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之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教育界、出版界、应用型领域行业专家代表320余人到会交流,共商应用型期刊评价和应用型期刊服务“产学研用”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崔海教提出,应用型期刊正从“知识传播者”向“实践赋能者”转型,需强化制度管理、内容质量,深化产学研协同及拓展国际传播,推动应用型期刊高质量发展并助力学术成果全球输出。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陆伟认为,应用型期刊是连接学术创新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载体。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应用型期刊高质量发展,契合国家战略需求、行业发展需求和数智背景需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春江表示,应用型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深耕行业需求;以数智技术为支撑,创新服务生态;以协调机制为纽带,共建评价标准。
  在证书颁发环节,陆伟、刘春江为《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3 版)》中的权威、核心期刊参会代表以及优秀评审专家代表颁发了证书。该报告共评选出权威期刊61种、核心期刊276 种,在推动应用型期刊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应用型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25版)》工作启动环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思洛系统解读了新一轮应用型期刊评价政策。他首先从“五大需要”视角阐述了应用型期刊评价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应用型期刊评价体系的总目标;随后介绍了新一轮评价报告的研制思路与方法,并重点对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数据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式、结果呈现、实施计划等进行了详细解读;最后,认真听取了相关参会代表意见和建议,并就参会代表的相关疑问进行了解答。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11位专家围绕“应用型期刊评价创新与实践探索”“应用型期刊产学研用与高质量发展”两大专题分享了精彩的报告,深入探讨中国应用型期刊发展及其评价工作,分享了应用型期刊的理论认知与优秀实践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