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行“未来学者”论坛
2025-03-30
作者:
高莹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高莹)3月28—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第三届“未来学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副院长、党组成员赵芮出席开幕式。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指出,回望人类历史,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尤其在当代,科技进步越来越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与涵养,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助力与守护。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
高翔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需要更多具有全球视野、时代担当和创新精神的“未来学者”。举办“未来学者”论坛,是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抓好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希望同学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做有情怀的学问,自觉赓续中华学术经世济民、服务国家的优秀传统,始终胸怀“国之大者”,让述学立论彰显民生温度、回应时代之问、饱含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中国国情,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做有思想的学问,勇于追求真理,探索学术前沿,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练就一双看透浮云、洞察本质的慧眼,将求真求是的精神熔铸于学术生涯的全过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学风,做有风骨的学问,强化独立思考意识,涵养自强自尊品格,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期待同学们将“致广大而尽精微”作为自觉追求,让学术脉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历史洪流中劈波斩浪,早日成长为支撑新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中流砥柱,成长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李培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张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高程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崔唯航主持开幕式,常务副书记、校长张政文致欢迎词。
论坛期间,来自全国学联以及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百余名青年学子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与实践、技术创新与数字经济新发展、“两个结合”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全面依法治国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大议题展开学术交流。来自相关领域的30余位资深学者担任评审专家,对青年学子的学术报告进行点评和指导。
“未来学者”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会、学生会承办。本届论坛共收到1100多篇投稿,在稿件数量、专业广度、议题深度上均表现出较高水准,凸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担当。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齐泽垚】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年成效显著
推动孙冶方经济理论研究
促进脑科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深刻影响人类决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