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 任玉佳)3月26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抗美援朝战争口述资料采录与整理》项目研究推进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蔡鹏在致辞中表示,抗美援朝不仅打出了国威军威,也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军队及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这项工作,站在为国家存史、为民族立传的高度高质量完成。
课题组负责人、华中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表示,要按照要求做好前期准备,以扎实功夫拟定采录提纲,突出抗美援朝老兵群体的共性与每一位老兵的个性,围绕受访者成长过程和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经历为主体线索脉络,重点关注采访者亲身经历的重大军事事件。在正式采录环节,他认为,围绕抗美援朝老兵个人经历的九大环节重点进行全面采录,要提升采录设备质量与技术要求,把握好采访交流的技巧,提升受访者的积极性,做到采录时能与受访者实现真正的心灵交流,触动他们埋藏在心底对这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刻回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春玺分享了对抗美援朝期间中美关系的历史见解,提出要着力围绕抗美援朝战争开展各维度视角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吕惠东分享了团队成员长期采录工作的成效。他表示,要将此项工作转化为深入研究的学术资源、教书育人的教学资源、自信自强的育人资源。
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处副处长董胜斌提出,工作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以传承为本,丰富红色文化,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校园精神洗礼。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负责人李琼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项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需要保持对历史的高度使命感,明确政治责任。同时,具有时代的紧迫性,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克服资料限制,提高研究效率。
会上对前三批次采录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采录与整理工作优秀团队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据悉,第四批次拟采录321人,力争在今年8月完成采录与整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