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方法论意义

2025-03-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马克思是将黑格尔辩证法作为材料加工的方法以贯通其研究成果的。但由于概念形式的抽象性与普遍性,除非在哲学层次予以清晰的界划,否则,难以在形式上将马克思《资本论》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区分开来,因此,有必要继续探讨马克思《资本论》方法论的形式化特征。
  《资本论》之所以超越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碎片化分析,成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范本,关键在于其方法论蕴含的三重统一。这三重统一并非形式逻辑的预设,而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转化为理论自身的运动形式,它是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在理论建构中的具体化实现。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马克思这里所提及的抽象力,其实不限于分析经济形式,因为即使是能够使用显微镜与化学试剂的自然科学形式,也依然需要以抽象作为前提。但自然科学的抽象与社会生活的抽象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因此,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抽象化形式作为参照来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抽象化前提,对于深入把握马克思《资本论》的方法论特征具有深远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