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公众呼吁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

2025-02-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人们相信科学吗?最新调查对此给出了肯定答案,同时也揭示了一些新诉求。近日《地平线:欧盟研究与创新杂志》官网发文称,欧盟委员会关于欧洲公众对科学技术态度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人认可科学的积极影响,但也呼吁科学研究应更加开放,更贴近社会需求。
  该调查名为“欧洲公民对科学技术的了解与态度”,是欧洲晴雨表(Eurobarometer)系列调查的一部分,在27个欧盟成员国、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土耳其和英国进行,并于2月3日公布结果。在这项调查中,绝大多数(83%)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约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科学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健康和舒适。
  欧盟委员会初创企业、研究与创新委员埃卡特里娜·扎哈里埃娃(Ekaterina Zaharieva)表示,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积极态度令人欣慰,同时也应回应公众对更公平分配科技利益的期待,继续促进公开、透明和诚信,加强公众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研究与创新方面的参与。
  尽管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可科学技术有助于改善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但他们也认为,科学技术主要服务于企业盈利。对此,欧盟已经通过资助计划与多方合作,为各研究领域提供支持,特别是那些有助于提升研究与创新主体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战略领域。同时,欧盟还资助了一些重要性突出但经济回报可能不高的研究,如健康研究,并支持国际合作项目,以缩小欧盟国家间的科研差距。
  调查还显示,欧洲公众希望科学领域能更具包容性、惠及更多人,并让公众更多参与到研究中来。69%的受访者认为,在科技领域保障性别平等有利于建设更加公平、平等的社会;63%的受访者认为这将增强研究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68%的受访者认为科学将为我们的后代创造更多机会;61%的受访者认为接触科学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公民素养;77%的受访者表示,科研工作应考虑全体人群的需求;7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确保新技术惠及所有人;63%的受访者提出,让非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和技术开发,可确保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需求、价值观和期望更加匹配。
  此外,绝大多数(80%)受访者认为,对于接受公共资助的研究,其成果应通过网络形式免费开放,这与开放科学理念不谋而合。根据2023年的一份官方报告,在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的项目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发表比例已从2014年的65%上升至2019年的86%。而在“地平线欧洲”计划中,资助受益者被要求及时提供相关科学出版物的开放获取权限。
  谈及人工智能应用时,半数(50%)受访者相信其能推动与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有关的科学发现的出现。然而,仅有38%的受访者信任在人工智能辅助下进行的科学研究,25%的受访者表示不信任此类研究,还有约58%的受访者对科学应用可能给人类权利造成的威胁感到担忧。对此,欧盟委员会强调,认可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作用的同时,必须谨慎行事,保障公众的基本权利。
  (练志闲/编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禹同(报纸) 齐泽垚(网络)】